80后带领门窗业航母前行 “我喜欢忙碌的生活,这样自己感觉更有目标、更踏实些,而只有自己勤奋,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能走向成功。”在倪海琼看来,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勤奋才能在众多的创业者中获得成功。 “门窗产业涉及建筑、房产、机械制造、型材、五金、各种原材料等诸多行业,是门类繁杂的产业集群,国外门窗在节能环保方面非常先进。”通过与德国墨瑟公司的合作,倪海琼清醒地意识到了企业自身与国外百年老厂之间的差距。 2013年11月29日,科技部在山西省太原市新认定了11家“国家国际创新园”。作为我国最大节能门窗企业——奥润顺达窗业集团,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家以企业为主导建设的国家国际创新园的企业之一。 作为家族企业的新掌门,倪海琼从一开始就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因为生在这个家庭,他从骨子里面就有为家族、公司生计着想的念头。倪海琼坦言,这也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感。而从公司和产业发展来看,除了承担基本的纳税、就业等社会责任外,他把奥润顺达的未来放在了“低碳、环保”的关键词上。 父亲丰富的经验、独到的眼光,让倪海琼佩服。“打个比喻,我拿着十个问题去找我父亲,感觉自己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他在两三分钟之内就能给我三个不一样的答案,就是反对的答案,让我听了还真是这么回事。可能这就是经验和阅历的差距。”倪海琼很有感触地说,“在中国做企业,光懂管理是不行的,经验才是第一位的。” 求变革80后领跑节能门窗市场 看着儿子的努力,做为奥润顺达老掌门的倪守强有时候也心疼。“我心里也曾矛盾过,自己辛苦一辈子为什么?还让儿子这么累?但更多时候,我在想,我创办的公司,已经不仅仅是家族的公司,我们要负责任。”从小就受到严格家教的倪海琼,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父亲的管教,在倪守强培养下,从16岁开始,倪海琼就经常利用假期到公司,和工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工作后,他累了就在公司休息,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一进入奥润顺达,父亲就让倪海琼参与公司的每一步发展,让他体会经营企业时的五味杂陈。父亲告诉倪海琼,国外那套在国外行,国外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因。“我能理解儿子,员工们理解吗?社会理解吗?我们缺乏这种企业文化的基因。国外的企业制度是冷冰冰的,在中国做企业,靠的不仅是执行力,还要有人情味。”倪守强的一席话,让倪海琼感觉到和父亲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正是经历、经验。“这种经历、经验的‘差距’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 80后认准“天道酬勤” “中国门窗保温性能,也就是一平方米窗户散去的热量,以我国最高标准的北京为例,仅相当于欧洲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落后近三十年。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40%左右。门窗是建筑物开口采光的部位,是建筑物最薄弱的环节,通过门窗流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45%到50%,占社会总能耗的20%。”倪海琼还说,“中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30亿平方米,如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的节能标准,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3亿吨,为我国全年煤炭总产量的20%。” 有时候,年少的倪海琼也在父亲面前掉过眼泪,虽然父亲心疼儿子,但在他看来,这也是没办法,因为只有多吃点苦,才能练就一身真本事。“我连和同龄伙伴去唱歌、去玩玩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自己也不奢望这些东西。”倪海琼谈到自己刚工作的第一年,就赶上和德国墨瑟公司谈合作,期间他未休过一个周末。 海归派80后不缺“理念”缺“经验” 对于奥润顺达窗业集团晋级“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总经理倪海琼2009年在中国最大节能门窗生产基地于河北奠基时就曾表示,“随着节能门窗工业园工程的建成,中国节能门窗市场将规模化、产业化并与国际市场接轨,而中国的‘绿色建筑’时代,正逐渐实现。” 如今的倪海琼谈起父亲创业时的不易,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公司要在技术上能做得更好,承担起领头羊的责任,承担起低碳环保的责任,责任真的很大,要做的事情也真的很多。”在大多数人眼里,门窗没有技术可言,也没法与低碳环保挂钩。而倪海琼说:“这实在是一个认识的误区,门窗是全社会节能降耗的关键。” “我刚回来就负责了和德国墨瑟公司的合资谈判,墨瑟公司是德国具有百年门窗生产历史的企业。通过合资,奥润顺达可以无偿地使用墨瑟公司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骨干都会在德国墨瑟公司得到培训等。”
原标题:倪海琼—— 80后保定企业家成长“样本” 在奥润顺达,一位熟悉倪海琼的同事告诉记者:“小倪不仅没有享受,比普通员工付出的还要多很多,拿上班来说,他早晨8点钟,从未晚来,没有迟到过一次,穿工作服和大家穿一样的,吃饭到食堂排队。就是普通员工也没这么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