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至少增加10% 瓷砖价格仅上调7% 高安 面对来势汹汹的成本暴涨大潮,陶企倍感压力巨大。日前,本报记者从广东、山东、江西、四川、河南、辽宁等产区随机调查获悉,虽然不同产区及陶企承担的成本上涨压力各有差异,但均表示,成本上涨令企业负担大大增加。甚至有陶企称:“2017年综合生产成本同比增长30%,为缓解压力,不得不计划在2018开年后上调产品价格。” 新景象陶瓷董事长喻国光向记者介绍,2017年生产及运营成本上涨了至少20%,煤炭、包装以及化工类原材料价格涨幅最大,环保运营成本亦逐年上涨,人工成本与营销成本同比2016年变化不大。
成本上涨,是2017年陶瓷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在凌厉的环保风暴下,上游化工原料、纸箱包装、燃料等采购价格全线上涨,进一步加重陶企经营压力。 法库 转机直到8月份才开始出现。彼时受政策性减产影响,供需发生显著变化,氧化铝价格开始直线上涨,并一直持续到10月份才稳定。其间,市场上货源稀少,供应严重不足,氧化铝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几乎翻了一倍,从1800元/吨上涨至3900元/吨。 ▲完成煤改气淄博,更是受天然气气源不足、气价飙升影响,生产成本更是节节高升。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获悉,随着各陶企生产成本增加,淄博陶企也在寻求降低管理成本,如精简人员,但唯一不减的是人工工资。“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处处精打细算。”上述陶企董事长说。 天瑞陶瓷董事长付少模向记者透露,2017年其公司生产及运营成本同比2016年增长幅度不大,原材料采购大部分采取的是现金购买或提前支付货款等方式,成本控制较低,上涨幅度大致在10%左右,再加上2017公司全年满负荷生产,产能相比2016年增加,因此整体而言,2017年综合运营成本同比2016年增幅不大。 面对各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区内陶瓷企业也纷纷表示无奈,既不能通过提高瓷砖价格来转嫁涨价危机,也不能降低品质采购劣质原料充数,那么企业唯一能做的只有削弱自身的利润以及削减营销和品牌推广费用。 ▲仅氧化铝一项原料的成本就在短短一年内上涨超过30%,图为氧化铝冶炼装置。 据透露,截止2017年12月底,氯碱、钛白粉、硅酸锆、氧化铝、氧化锌等化工原料供应价格对比2017年1月份,涨幅在25~50%之间不等,多数化工原料价格在11月份前后达到全年最高值,而12月份至今则处于弱势调整阶段。 2017年,夹江陶瓷企业生产总成本上涨约10%~20%。 夹江 |
- 上一篇:瓷砖选购,瓷砖在室内各空间的使用
- 下一篇:2018,中国瓷砖出口欧洲依然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