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宋志平: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3-22 12:34
tgp腾讯游戏平台官方下载 大发888老虎机 腾讯体育会员账号分享 梦幻娱乐 神奇宝贝网页游戏 95003 坑爹游戏2攻略 快吧游戏盒官方下载

高质量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论述了“高质量发展”。这是个宏观的经济问题,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解决的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问题。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到了后工业时代,几乎所有的制造品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大家知道,熊彼特1912年写了本书叫《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他讲了什么叫发展。他说,一万辆马车还是马车,只是数量的增长,只有马车变成蒸汽机车,才叫质的发展。他认为,要解决质量的发展,要靠创新;创新要由靠企业家引领。他这本书其实就讲了这么三点,揭示了发展的问题,就是创新的问题,是企业家的问题。我国今天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要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就是用创新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宏观的经济问题,对企业来讲,今天也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大企业不少了,像中国建材,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5年前,中国建材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只有20多亿的销售收入,去年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3042亿。过去15年收入增加了150倍。这个增长速度是很快的。现在包括水泥、玻璃、石膏板等等在产能规模上有六个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制造商。确实是一家“大”企业,但是对照十九大提出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觉得我们还达不到,还不是世界一流。

从世界最大到世界一流之间,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世界一流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这是我最近总在想的问题。我觉得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至少要做到六个世界一流:

首先是创新能力要世界一流。企业不光有规模、有销售收入,关键是有没有一流的技术,这就是创新能力。第二是盈利能力,效益要好、效率要高。如果收入很好、利润很差,也不是世界一流。第三是管理能力,到工厂一看,就知道管理在什么水平上,管理是久久为功的事情,不是短期能够做好的。第四是国际市场占有率,五是要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六是要有美誉度,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现在中国的世界500强的个数仅次于美国,我相信再过几年,到2020年,我们可能超过美国。但是现在中央给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世界500强企业个数超过美国就可以了,而是说让我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个目标就不简简单单的是世界500强的数量,而是质量的问题。

管资本为主与机制改革

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了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是讲的国有企业,过去是讲“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理论和认识上的重大创新。这首先体现出,更加重视资本层面,更重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这种方式来做活国有经济,而不是像过去直接管理企业,还是要以管资本为主。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不可能无一例外的统统都要做强做优做大,好的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差的企业,像僵尸企业、亏损微利企业、低效无效企业,就要稳妥地处理掉。通过有进有退,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让国有资本发展壮大。在重视国有资本的同时,给国有企业下放经营自主权。经营自主权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一下子时间穿越了30年,回到了今天,我们又来重提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新提出把该放给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重点管好国有资本。这是监管思路上的重大转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是什么呢?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是三件事:一件事是体制改革,解决了政企分开,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来实现变革。第二件事是制度,就是公司制改革。到2017年底,央企基本都实现了由过去的《企业法》下的企业变成了《公司法》下的公司,到工商局去注册成为了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颁布了这么多年了,我们才完成。在《公司法》下注册的公司,就应该按照《公司法》依法去做,把企业管理交给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赋予董事会应该有的权力,把属于董事会的权力交给董事会。应该把该给董事会的权力还给董事会。但这项改革并不容易。第三件事是机制的改革。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正好经历了40年改革,大学一毕业到国有企业,到现在差不多40年。国企最开始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吃大锅饭。所以当时叫“破三铁”,要真真正正的奖勤罚懒,要建立起企业的机制。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时至今日,问题还是在这个点位上。现在我们发现,作为一个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的最有效的机制。大家都知道华为,华为是个民营企业,任正非是这么说的,他说,总结以前我做企业受到的挫折,感觉到应该让员工持股,持股以后大家团结起来。他把这个概念跟他父亲讲讲,他父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学过一点经济学,支持了他的想法。他说,没想到恰恰是这个机制呢,让华为壮大发展起来。所以我就说,袁隆平先生是发现了一颗稻种,任正非是发现了机制。其实国有企业也是这样,重要的也是机制。做企业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管理,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二是企业家精神,我后面还要再展开说;三就是机制。如果你有这三件事情,这企业就能做好。这三件事,缺一件事情可能就做不好企业,其中机制又是个基础,要让干部和员工有热情。

1998年的时候,也就是20年前了,我当时在北新建材当董事长,李荣融来参观考察我的工厂。临走的时候跟我说,志平你累不累,我说,晚上睡不好觉。他说,应该是让你的干部员工睡不着觉,你能睡着觉。我说这个很难,现在是我睡不着觉,我的干部员工他们都能睡着觉。到今年正好20年。我回过头来想,李荣融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够让我睡着觉,大家睡不着觉,怎么能让大家都要把企业的工作放在心上。这就是机制。如果能够让员工和干部的利益和企业效益之间建立起正相关的关系,那么所有的干部员工都会关心这个企业。如果企业的效益和员工毫无关系,他们能关心这个企业吗?这不就是机制吗。所以我们现在要围绕着这个方面来进行改革。现在有工资总额限制,国资委也在推进,对充分竞争企业实施工资总额备案制,如果是这样,企业机制的天花板就能打开,就真正能够做到多劳多得,企业的效益高了,员工能获得一份财富。我们不应该让员工只有工资性收入,而应该在超额利润中,让员工获得分红,不然广大员工永远都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下一步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很有信心。话又说回来,只有建立了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