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依托紫光档案品牌,北京紫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晟科技),致力于推动档案信息化,将纸质档案转化成更易于存储的电子档案。二十年后的今天,紫晟科技联合微软Azure和Office365平台,共同推出iNAS云端档案管理解决方案,将企业各类信息转移到云端,更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未来,紫晟科技将不断加强与微软和中建材的合作,共同将iNAS的云服务推广到更多企业,其关键词是成长。(更多详情请点击) 微软基于Azure和Office 365平台,将平台化、智能化的能力赋能给iNAS,为其提供场景化NAS云服务的入口,其关键词是赋能。中建材是iNAS在国内的总代理,将iNAS与微软的能力聚合在自己的平台上,并利用自身的渠道伙伴,为客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其关键词是聚合。 左起: 微软(中国)通用渠道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李纲 中建材总经理助理、软件与应用事业部总经理 王乔晨 iNAS创始人兼CEO 吴国声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独立软件开发商总经理 钱之政 1 千万别小看一家公司云服务转型的决心。 前几年iNAS还没有前面的“i”,但还是凭借出色的档案管理能力,在各大档案局中,混的风生水起。但短短两三年时间,iNAS就从自己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基于硬件存储的电子文件管理,转变成基于Azure和Office 365,为客户提供云端电子文件管理解决方案。简而言之,iNAS通过集成Office365、OA系统、移动数据、纸质档案、手工录入等方式,从前端数据着手,将企业庞大的数据以安全和异地冗余的方式保存在Azure的云平台存储,从而方便企业管理与利用。 显而易见,iNAS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由于基于硬件NAS的档案管理不能满足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企业需求。在硬件层面,传统的NAS硬件设备不仅仅扩展性较差,而且应对处理高并发;在软件层面,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让其无法适从。 刚好,云计算按需使用、弹性扩展、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解决传统NAS痛点的最优解决方案。 2 这个过程,并不是把产品标准化放在云上那么简单。企业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维持云服务转型后,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从这两年国内SaaS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靠资本活着的SaaS服务,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iNAS在完成产品的云转型之后,同样需要考虑考虑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云计算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在iNAS CEO吴国声看来,iNAS必须向前迈出这一步。 不仅如此,与消费级市场不同的是,理论上说企业级市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开箱即用的IT服务,这就决定了企业应用提供商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线下服务能力。所以,企业应用提供商没办法像2C应用那样,依靠线上红利迅速打开流量入口从而变现。在很大程度上,iNAS想要快速打开获客渠道并且维持用户粘性,还是需要依赖渠道商的支持。 可是,渠道商同样需要从传统IT的转售,向云服务转售转型,也同样需要面对短时间内现金流下降的压力。很多时候,渠道商更愿意“偏安一隅”,把SaaS服务扔在一边。于是,SaaS服务的困局就产生了,供应商、渠道商还有客户三者之间的链条,出现了断裂。 3 iNAS需要破解这个困局,因为吴国声始终坚信,自己公司走得路没有错。 高明的是,iNAS选择了和Azure和Office365合作。 假设iNAS这款产品本身能够很好满足客户对NAS的需求(实际上也可以),那么与微软合作,iNAS就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取得获客渠道。大家都知道,Office365是一款非常优秀文档办公软件,而在云端做文档协同、文档管理对于客户来说又是一个刚需。基于Office365提供服务,iNAS可以说拥有很好的引流方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前iNAS获得了“2017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年度亚军”,吴国声这样说道:“我们与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价值充分体现在iNAS能够轻松地为销售团队提升ACR(Azure实际消耗收入),而且补充了SharePoint在应用上的短板。”不仅如此,iNAS还支持国内的CA认证,真正回归企业数据的合法性。从而彻底消除企业对客户隐私、网络安全、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顾虑。 吴国声与微软全球副总裁 Gavriella Schuster在华盛顿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 而从微软的角度来看,Office365需要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iNAS刚好可以满足客户对于NAS的需求。所以,这样的合作是双赢的。 4 当然,获客只是破局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