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梳理近些年的行业发展动态,不乏陶企对定制化商业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尝试。如欧神诺陶瓷重磅打造云商系统,东鹏发布TCS“阳光天使”系统定制服务方案,陶瓷宝搭建“全球瓷砖定制平台”,法维诺发布定制瓷砖…… 究其原因,传统生产模式决定单个产品起订量大,必须批量化生产;传统釉线配置水平普遍不高,限制多品种混烧;传统工艺不适合频繁转产等等。谈及瓷砖定制,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张柏清告诉记者,按照现行的窑炉烧成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需要一整套创新性技术和大数据支撑。 进入工业化社会,定制经济悄然消失。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其带来的海量标准化商品,让消费者只能被动地选择。从一定程度上讲,工业化生产为社会带来空前的商业繁荣,却扼杀了人类作为消费主体的根本宗旨。 掣肘还不惟如此。以目前瓷砖行业的发展程度,物流配送、包铺贴等销售及售后环节亦未能有效解决。假若当前在生产端能够实现C2M模式,瓷砖的半成品属性和中国广博的国土面积,决定其物流配送(从工厂直达消费者)、包铺贴等也会成为厂家与消费者的痛点。这需要陶企长期的实力积累和服务完善。 演变为过剩经济,“定制” 概念被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企业重新提及和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因为迎合了人们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心理,“定制”很快受到了厂商趋之若鹜的追捧。甚至于,美国在预测的“改变未来的十大科技”中,“个性定制”被排在首位。 这一年,借助喷墨打印带来的硬件与技术便利,相当部分陶企开启个性化定制新征程,其中尤以背景墙企业居多——彼时,一些背景墙企业开始推出“尺寸定制”服务,客户可根据自身安装背景墙位置的实际尺寸进行“私人定制”,同时借力喷墨打印技术,背景墙图案亦可实现自由定制。 有设计师告诉记者,虽然时下定制化发展方兴未艾,但主要集中于工装市场,家装市场的产品定制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消费者并不知道“瓷砖也可以定制”,同时也很难将个性化需求,由想象转化为专业而准确的文字描述。 法国现代家居设计大师皮埃尔(Pierre)曾说:“最好的产品设计其实都出自用户之手,因为用户才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这句话带来了大众对于定制瓷砖未来的无限想象。而随着近年来瓷砖产品同质化现象的越来越严重,定制业务无疑戳到了消费者的“痛点”。再加上年轻消费群体的增多,都为瓷砖定制绘制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不过,尽管“瓷砖定制化”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十余年,但截止目前,“瓷砖定制” 模式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并且其发展进度对比其它家居行业亦远远滞后。 立足市场,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企业产品研发指明方向,为经销商经营提供参考,在新时代下,正变得尤为重要。据介绍,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欧神诺公司重磅打造陶瓷云商系统,开启瓷砖定制化时代,让企业实现互联网化、数据化运营,其核心目的在于搜集用户信息,获取消费者使用数据。 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未来瓷砖定制的发展路径怎样,其结果都将和电商一样,仅仅作为一种新兴渠道,不可能完全颠覆现有销售模式。 构想与现实 在宏宇陶瓷销售常务副总经理张念超看来,与服装等手工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相比,瓷砖是工业化产品,想要做到完全定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行业目前可以在产品和消费两方面做文章。在产品上虽然做不到个性化定制,但可以提供服务的个性化和设计的个性化,例如在规格和铺贴上的定制。 定制时代来临 时至今日,各行各业的定制如雨后春笋,部分行业的定制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家具、橱柜等行业,甚至连电器、房地产也开始逐步迈向定制时代。 2015年,全国瓷砖产量破百亿平方米,在楼市低迷,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与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现实背景下,下半年陶业掀起一轮“倒闭潮”,相当部分陶企面临库存爆仓、停窑停产的经营危机。 2011年前后,喷墨打印技术发展势如破竹,掀起了陶瓷印花工艺的第三次革命。它转版容易、迅速、调色操作简单,生产重复性好,使陶瓷砖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随着喷墨技术的普及运用,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要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满足,也促使一些陶企做出更大胆的尝试,开始将瓷砖定制化由概念设想转变为实践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