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找正规售后进行上门维修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品牌维修点”多为私人“游击队”,其名称及经营场所均为虚构,联系电话也多为私人电话,更严重的是,这些维修人员根本不具备专业的维修技能,维修质量难以保障。 上一篇:淡化“价格战” 木门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厮杀 下一篇:智能家居渗透门窗市场 或将带来新消费增长点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至上,而售后维修是创造优质用户体验的关键,无论是从门窗企业自身发展,还是用户利益维护出发,更加完备透明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都应该成为门窗企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伴随网络兴起的定制化服务也开始流行、从网购、外卖到上门维修,万能的互联网似乎能为消费者解决一切问题。然而,互联网上的各种陷阱,也让人一不小心就中招。 观察:网约维修却遇山寨“游击队”
【中华门窗网】在家居消费后市场,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一公里配送安装、售后退换货、上门护理与维修等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消费者的吐糟重灾区。在门窗行业,类似的问题也不少见。特别是在网购门窗消费过程中,“山寨”维修不法商家的出现,让类似现象更加凸显。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不法商家发布虚假信息,应承担相应责任。 高额费用,小病大修,强卖配件……门窗售后维修问题一直困扰消费者,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坑。而一些“山寨”门窗维修服务则借助互联网把这个“坑”挖得更深:在网上留下虚假地址,维修出了问题后玩起人间蒸发。一些不法商贩更是冒用知名门窗品牌及企业的名称,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提供低劣的维修服务。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为安全起见,消费者应找正规的售后人员进行上门维修,如果遇到不能提供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山寨”维修点,消费者可要求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观察|网购门窗消费 不想却遇山寨维修“游击队”(图片来源网络)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这些“山寨”维修的不法商家和广告发布者发虚假信息,应承担如下责任:第一,“山寨”维修点大多没有营业执照等合法的经营资质,已属于违法经营行为;第二,“山寨”维修点假冒正规企业及品牌授权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也已涉嫌对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甚至存在欺诈行为,违反《广告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第三,“山寨”维修点没有依据商务部《门窗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提供维修服务,反而提供低劣的维修服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