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若干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依靠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变化正在发生。从航天探月、超级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到高铁、核电、超级杂交稻,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0%。 原标题:新闻分析:如何打好经济发展“持久战”? 成都往北70公里,四川省什邡市皂角镇,农民驾着农用三轮车突突驶过马路,路边红色砖墙上,白色涂料刷着“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的大字,附带京东网址“JD.COM”。 面对日趋饱和的一线市场,2014年起京东启动“渠道下沉”战略,开始向广大乡镇拓展。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入广大农村,为这家年交易额达千亿元的电商公司提供了契机。 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同样层出不穷,从余额宝到滴滴打车,从“光棍节”到网络众筹,冲击着现有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着消费理念和生活模式。 那么,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这场“持久战”究竟如何才能打好? 在近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打好发展“持久战”。发展不仅要保持合理的速度、继续做大,更要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做强。 “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驱动力和比较优势转换期,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要从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中,从中国产业升级改造的空间中,从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赶超中寻找动力。”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说。 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要推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转型,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市场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但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回避: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一些行业门槛高、垄断性强,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
- 上一篇: 巴黎国际当代艺博会的东方之路
- 下一篇:北京水厂设3道防线堵污水:用活鱼苗测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