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月,日本一场东北大地震夺去数万人的生命,摧毁数万家园,四月里,灾区的人们在废墟上、尤其在幼稚园和学校挂起无数鲤帜,表示复兴的决心,日本各地都挂起比往年多的鲤帜以示支援。宫城县东松岛市18岁的高三学生伊藤健人的母亲、弟弟、祖父母均亡于地震,尚存的他和父亲于地震二周后,便在被海啸冲坏的自家挂起了许多条弟弟律君喜爱的青色鲤帜,而男儿节儿童节的五月五日那天,他在全国各地寄赠的204条青色鲤帜下,在专业的日本乐器组的伴奏中,以自己拿手的“太鼓”举行了追悼会演奏会,希望他在天国的弟弟以及所有亡者看到听到。这个挂鲤帜的追悼会形式,成了东松岛的历年行事,使望子成龙的标志鲤帜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屋脊上,彩云间,天空几重浪,晨风轻拂吹桔香,鲤帜高高扬。 鲤帜是鲤鱼形状的旗帜,长长圆圆,张着嘴空着肚挂在旗杆上,风从嘴进肚子便鼓鼓涨起,在空中飘扬,显得生气勃勃。旗杆最上面挂的是前部圆圆后部缀有长长的飘带的风筒,叫“吹流”,上面印着家名家纹画着几条彩色鲤鱼。“吹流”之下通常挂着三条鲤帜,第一条是黑色的,叫做“真鲤”,表示父亲,第二条是红色的,叫做“绯鲤”,表示母亲,第三条是蓝色的,叫做“青鲤”,表示儿子。表示父母的“真鲤”“绯鲤”无须多讲,那“青鲤”则是向天上之神报告“我们家生儿子了,请您保佑他健康成长”,也是借鉴中国鲤鱼跳龙门故事而“望子成龙”。有的人家第二个男孩子出生了,长子的“青鲤”下面会增加一条“绿鲤”,而今日五月五日不仅是男儿节,还成了日本法定的儿童节(子供之日),女孩也有份的,所以今日你看到有的人家挂的鲤帜中有橙色、粉色、紫色等表示为女孩子的“暖色鲤”了。 关注腾讯·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百川流,飞瀑泻,登上即成龙,男儿当如我之姿,鲤帜腾空起。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有大庭院的独立房屋渐渐退出,但常见城中城郊的河川里放养着锦鲤,那成了一种都市景观,观看的人会喂给它们些食饵,但绝不会去捞价格昂贵的它们。日本称为“太公望”的钓鱼爱好者中,有批专钓鲤鱼的,专门钓鲤的钓具很贵,钓的是溪流湖沼中的野鲤,也绝不会去钓锦鲤。 广开口,可吞舟,尾鳍悠悠摆,恶涛险浪任凭起,决然不动摇。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说吃鲤的日本人较少,但真统计也该是个不小的数字,看许多城市里和清溪旁都有做鲤膳的专门店。说嫌鲤有土腥味,但日人吃土腥味的泥鳅,做泥鳅菜有去腥法,做鲤菜亦然。鲤菜有“鲤刺身”“鲤寿司”“鲤洗”“鲤浓”等多种,前两者好理解,就是用鲤鱼肉做的生鱼片和鲤醋饭。“鲤洗”是将剔净的生鲤鱼肉切成小块或薄片,先在温水中泡硬,后用冷水洗浸装盘而成,色彩鲜艳,蘸以佐料而食,中国江苏昆山古镇锦溪的“水晶脍鲤”与其相近。“鲤浓”是整条去鳞鲤鱼横切数段、以日本酱为主,配以糖酒调味料炖出来的浓酱汤,其味鲜美。此外还有酱漬鲤鱼、火锅鲤鱼等等。 常被问起日人吃鲤否?还被问起为什么日本人不吃鲤?前问为质疑,后问像是听说了日人不食鲤。回答是较多的日本人不吃鲤,较少的日本人吃鲤。不吃鲤的理由是嫌它有土腥味,也因海鱼太多了。 日本古有鲤生存,食鲤历史也很长,奈良时代主要食鱼即鲤、鲑、鳟、鲶、鲫,镰仓时代鲤鱼更登上“御前料理”,当时有文称鲤鱼膳方配称膳。是到近世的江户时代,幕府将军爱吃海中鲷鱼,加上当时新鲜海鱼开始流通,在吃鱼习惯上,川鱼和海鱼发生逆转,鲤与鲷的地位也发生了逆转,鲷居高位鲤居低位,食鲤者渐渐变少。 (责任编辑:余江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