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如何向瓷砖产品中间利润说“不”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02-18 12:08
武神飘香 五方印鉴 熙德传 西安女王招奴 西南方言学习网 西南四川方言网 夕字用五笔怎么打 戏子联盟 夏宫泽

2017-02-08 11:24:59 陶瓷

如何规避此消彼长的瓷砖中间营销环节,使得瓷砖产品能更加轻松、便捷、合理的到消费者手中。

查看数 258

  • 广东佛山通过“省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

    广东佛山陶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陶都”。佛山是中国建筑陶瓷主产区,先后荣获“中国建陶第一镇”“中国陶瓷名镇”等多个荣誉称号,2016年10月被评定.. [详细]

    查看数 266

  • 河南质检抽检115批次陶卫产品 全部合格

    日前,河南质量技术监督监督局在官网公布最新质检消息,此次115个批次卫生陶瓷产品经严格抽样检验,全部符合标准要求。据悉此次对于卫生陶瓷产品抽样检验非常严格,.. [详细]

    1月4日,作为第二届中国家装与供应链高峰论坛发言嘉宾,我参与了此次论坛。

    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业态”,能不能得到有效优化,去除这些中间成本,使得瓷砖利润恢复正常?

    在瓷砖营销环境中间“成本”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只有渠道商回归自己本位的价值空间,瓷砖产品消费市场才会趋于良性循环,“暴利”印象才会大白人心。

  • 南安11家陶瓷企业春节不停窑

    大年初七,位于南安市官桥镇的铭盛陶瓷工厂里一片火热景象,工人们正在机台前忙碌。本是一家团聚的时刻,400多名工人却选择留在“大本营”,加班加点完成订单任务,.. [详细]

    其实,这些年,所谓的瓷砖产品“暴利”,早已在方方面面的影响下,被流失殆尽,变成薄利,寡利。

    从近两年,尤其今年销售增长的陶瓷企业来看,大部分都是品牌企业上涨,所以2017年是陶瓷企业的品牌元年,谁在品牌方面的投入及意识强烈,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种背景下,瓷砖产品层层营销环节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陶瓷产品消费暴利区问题,亟待解决。

    查看数 249

    2017-02-10 09:07:15 陶瓷

  • 晋冀鲁豫等产区复产计划再遭波折

    这两天报道了全国几大建陶产区节后复产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各产区复产时间普遍推迟,大部分产区生产线开工率降至历史同期新低,其中河南内黄产区节后复产的生产线遭到.. [详细]

  • 广东佛山通过“省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

    广东佛山陶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陶都”。佛山是中国建筑陶瓷主产区,先后荣获“中国建陶第一镇”“中国陶瓷名镇”等多个荣誉称号,2016年10月被评定.. [详细]

    除了环保整治使得瓷砖产品“利润流失”外,近年来瓷砖前端生产成本的剧增,也加速了瓷砖产品的“利润流失”。比如,煤炭上涨30%,物流运输成本上涨近40%,连瓷砖最后的包装环节,纸箱价格上涨的涨幅都离谱得接近70%。由此可见,2016年,瓷砖产品利润被生产成本进一步“瓜分”。

    众所周知,2016年与2015年一样,环保风暴在山东淄博、四川夹江、福建晋江、江西高安各个产区刮起,仅佛山,因为环保问题便关闭了几十家陶瓷企业,整个佛山关闭了一千多家其他企业。

    2017-02-16 11:01:59

    比如设计师。设计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设计”上,他们应该赚的是自己的设计风格、理念及艺术增值带来的价值。比如装修工,他们赚的应该是自己把砖铺好把活干好的工匠精神的回报。比如,装修公司应该赚的是对用户施工现场管理及预算管控的管理佣金。

    因为,未来谁拥有用户、谁能为用户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谁就能赢得市场、赢得口碑,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份额中立于不败之地!

  • 福建省2016年前11个月陶瓷出口额134.8亿

    陶瓷作为福建省传统优势产品,陶瓷出口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据厦门海关统计,2016年1-11月,福建省共出口陶瓷产品1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 [详细]

    期间,论坛主持人提到“陶瓷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瓷砖产品的消费较其他建材产品,在消费环节还处于比较封闭状态,厂家、商家的生态相对理想”。

    2017-02-16 15:33:39 陶瓷

    2017-02-14 08:58:40 陶瓷

    这就关呼渠道商的价值观问题。

    2017-02-16 14:10:57 陶瓷卫浴 陶瓷

    查看数 256

    在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若实现自动化改造,实现智能生产,规避人力荒,成为陶瓷企业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众所周知,一片砖从出厂价到消费者手里,设计师、装修工、装饰公司、人工、房租、物业等环节费用,使得瓷砖价格增加了好多倍,但是商家赚到的只有区区十几个点,加上库存的破损及淘汰产品,有的商家甚至出现亏损。

    推荐阅读 更多>>

    陶瓷企业 陶瓷

    除了生产前端对瓷砖产品的利润进行瓜分,在销售中端、终端,一些新变化,也同样正开始在瓷砖产品利润上“吸血”。

    查看数 272

    这是因为,中间的各路诸侯和“吸血虫”蚕食了很多的利润,并层层加价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这种市场常态非常不正常。在国外很少看到、更没有所谓的高额回扣或返点。

    作为瓷砖产品供货商、未来的竞争除质量花色外,更多的是企业综合实力及品牌的柔性竞争(企业规范运营、负债率、用工环境、服务意识、设计水平、福利待遇等)。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