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灯具博物馆”邀您十五来赏灯 本报记者 袁 迪 长春日报2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02-12 12:18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人妻 超级学校霸王2 超级学校霸王2国语 超能力风云录下载 陈艾琳素颜 陈德铭落选 陈希同是陈毅的儿子 陈玉成打一字 陈泽宇近况 称得上火炮的口径需在多少毫米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狮子灯、棋子灯、童子祝寿灯……没有华灯璀璨,却有历史内涵——

长春“灯具博物馆”邀您十五来赏灯

本报记者 袁 迪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在这天吃元宵、赏花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内容。但您知道灯具的发展历史吗?长春首个“灯具博物馆”里保存着1000多盏从汉代到现代的各种灯具,在这里,您可以领略中国灯具的发展历史,体味时代的变迁。农历正月十五,“灯具博物馆”的主人王成武邀您一起来赏灯。

  30年收藏千盏灯具

  9日,在位于长春西客站附近的一家古玩城里,记者走进了以收藏灯具为主的“灯具博物馆”,从靠门的右侧角落逆时针走起,就能看到灯具的发展脉络。这里的灯造型别致,许多样式如今看来仍然前卫奇特,有像水壶一样的杯形灯,有粉色的狮子灯,有童子祝寿灯,甚至还有棋子灯……它们由陶、瓷、铜、锡、金、银、铁、木、竹、石、玉、玻璃等不同材质制作而成,有坐、挂、吊、壁、提灯等多种形状,真可谓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今年57岁的店主王成武认为,灯不仅是一个物件,更是历史的见证,连在一起,就是一段历史的过程。“灯具在收藏界属于边缘行业,不大值钱,最贵的只有几万元,便宜的才几百元,但灯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中能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王先生说。

  灯的变迁带着历史印记

  “刚开始收藏灯具时连灯和豆都很难分清。”王成武说,“豆是古代的一种盛器,有点像两个小碗碗底相连。后来,人们发现在上面的小碗里装上油,再放上捻儿,点燃就能发亮,于是出现了最早的油灯。”

  从油灯开始,到如今的电灯、LED灯,制作灯的材质在变化,从陶、瓷、琉璃,再到玻璃……技艺慢慢变化,科技更是不断更新。

  童子祝寿灯是清朝初年的灯,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像现在这样讲究对称,一对灯中的两只猴子都是顺到一边去的叫“顺灯”,反映当时人们追求顺利的愿望。画有龙图案的龙灯体形很大,是清朝时大户人家所用。“从前我们一般认为龙是皇家用品,民间不能使用,其实不对,当时皇家用品是五爪龙,这个龙是四爪的。”雍正年间的粉色狮子灯制作精美,颜色华丽。还有清代的宫灯,全是实木镂空雕刻而成,巧夺天工的工艺,让人惊叹。王成武说,从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印记也刻印到了灯具上。在王成武的灯具博物馆里,一些灯具上写有如“吻啫力洋行”、“鲁翔洋行”等洋行的名字,一些灯具上标有“新京实业工厂”字样。王成武说,这些灯具以时代见证者的身份,让人们了解曾经的过去。

  元宵节将为市民开放

  为了收藏这些灯,王成武去过很多地方。“我有一盏清朝康熙年间的灯,是在美国的拍卖会上拍回来的,合人民币4万多元,有很多灯具在这里都展示不出来。按照正常的展览,应该每个展品都有明确的说明,而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只能是有人来参观,我一个个给讲解。”王成武说,下一步他会逐步将收藏的灯具分类,编写说明,聘请专业的解说员,让每一个到此参观的市民都能了解灯的历史。

  “按照传统,元宵节都会赏灯过节,我决定不关店门,让市民随时进来赏灯。”王成武说,虽然这里没有花灯的美,但是却有古灯的文化,元宵节当天从9时一直开门到14时,欢迎市民们前来观赏。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