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木家具身娇肉贵,在生产中都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在这复杂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则至关重要,因为其直接关乎红木家具在以后的使用寿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红木家具最后一道工艺——上漆。 红木家具所用的漆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天然涂料——生漆,即“天然漆”,又称“土漆”或“大漆”,在世界上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它是一种从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凝固硬化而生成漆皮。 生漆具有耐酸、耐高温、耐磨和耐油污等特点,涂在红木家具的表面附着力强、涂膜坚硬、光亮性好,是其他化学漆无法替代的上好涂料。目前,仍无任何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 市面上生漆的价格都很昂贵,只因割漆的条件几近苛刻。所谓“百里千刀一斤漆”,即是走百里,割千刀,方得一斤漆。 割漆是个技术活儿,有着严格的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漆树死亡。每3000颗漆树一次仅可采集一公斤生漆,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可见其价值之贵。 现在很多商家都已把生漆作为提升红木家具价值的附加值。那么,生漆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令商家们如此钟情呢? 1、生漆是绿色“天然涂料”,能够做到入木三分,渗透到木质深处,可有效保护木质的天然木色与自然纹路,亦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极小。上过生漆的红木家具木纹清晰、平滑流畅、色泽清莹光澈,手感舒适,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2、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好,具有不易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可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而且随着使用年代久远家具表面会越来越光滑。 3、生漆会将木材的纹理和毛孔逼真的表现出来,展现了木质的天然美感。曾有诗赞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 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曾在故宫博物院发现被遗弃的大圣遗音古琴,得幸于琴面包裹的大漆,纵然历经1200多年,如今依然光彩照人。 生漆是大自然的恩赐,它赋予家具以生命,造就其温润的美感,使其始终焕发出永不衰变的艺术魅力。生漆工艺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人杰出的智慧,也推动了红木家具的历史发展,成就了古典木艺文化和艺术的辉煌。 更多关于红木家具相关文章请关注微信“红木空间”(hongmu600):普及红木文化知识;弘扬红木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