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春耕备耕 农民减种退租问题调查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8-09 12:14
夜色贵族欧洲贴图区 一唱k就落泪 一代侠女主题曲 一七红馆 一夜贪欢总裁幸孕妻 一掬清泪笑红尘 医院91w.cc 伊晨芳 易虎臣学校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期,但在国内部分粮食主产区,有些种粮大户在减少种植面积,有些则干脆退掉了租来的土地。虽然这些种粮大户所处地区不同、种植品种也有区别,但几乎都面临着种植成本上升、粮价下跌导致的收益下降,甚至亏本的挑战或影响,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各地情况到底如何?又有哪些具体的破解措施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种粮大户信心降低出现退租现象

  在今年1月召开的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委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粮食销售难、收储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去年小麦、稻谷等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均超过5%,影响了农民增收。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超1亿亩。去年在黑龙江,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标准品每市斤1元,比2014年每市斤降低0.11元。仅此一项黑龙江省农民就减收近140亿元,摊到全省每个农民身上就是700多元。由于种粮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种粮大户“退租”土地的现象。

  河南民权储庙乡种粮大户王超军说,现在还不知道玉米价格降到什么程度,心里很没底:“产量还可以就是粮食的价格,越来越严重,如果按原来玉米1块钱一斤以上现在7毛五,一亩地错到3毛5,你像这300多亩地一季下来就差了十来万,数字很惊人,不敢算,原来一亩地能挣个一二百块钱,现在亏个二百块钱,最担心的就是说怕价格再走低,那我们种粮大户就没办法维持下去了。”王超军说,现在他只能通过改种、套种甜玉米,来弥补粮价下滑造成的损失:“现在就想办法呗,比如说种点订单甜玉米,今年我们刚订单订了300多亩订单玉米,就是成熟早一点一年能种两季,现在甜玉米都是套种,现在春西瓜栽上以后,西瓜地里栽上玉米,西瓜50多天就熟了,西瓜上市了以后玉米就长起来了,我们现在开始走这种一年种三季的方法。”

  夏邑县胡桥乡农民张贵民说,因为粮价的不断下跌,目前已经影响了种粮农民的春耕积极性:“现在春耕种积极性不高,比如小麦该浇的还不浇,小麦旱的都卷叶了,种不够本了,所以不愿意再下本了。”

  由于种粮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部分乡镇出现种粮大户“退租”土地的现象。对此,睢阳区冯桥乡诚信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渊华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现就我了解的种粮大户或者承包地的,有60%的都不愿意种了,退出去了,没办法。现在市场的行情太差了,用工量大、农资高、小麦、玉米农药、肥料、包括人工造价太高了,但是粮食价格没有提高,好多种植户都不想种了,国家如果不出台措施的话,没有人去承包土地了,只有退给农户。”

  如今,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业大省,春耕备耕都采用了新设备、新设施、新服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给农业带来了新动力。记者在安徽阜阳的田间地头走访时,看到颍州区种粮大户刘强和儿子刘文正在自家的麦地里使用喷灌机浇地,不过,当记者问及对今年农业生产是否有信心时,他表现出迷茫的心态:“喷灌机一次性投入较大,价格一台5万多元,国家有一些补贴,自己也要花几万块。”他说,虽然国家优惠政策幅度大,但是他们家相比前几年,减少了土地流转:“粮价跌了,种植面积也减少了,种的少了。”

  王店镇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孙道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流转费1000多元,种子、化肥、机械600多元,而一亩地的产量1200多斤,价格每斤7毛多,算下来去年每亩地基本上没有利润。他说:“一亩地划1200斤左右,价格是多少?7毛8,每年比就相当于一斤掉了3毛钱吧。”

  粮食价格高低直接关系种粮大户的收益。采访期间,一些大户说,去年虽然粮食丰收了,但粮价不断下跌,他们陷入“丰产却不增收”的困境,粮价低,卖粮亏钱,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部分种地都没有心情,旋地它价格高,化肥价格高,麦种价格高,粮价低,老农民不愿意种。”

  安徽阜阳农委农业科一位姓周的科员告诉记者,阜阳农民种植玉米的习惯长久,一下子也不大好调整,玉米价格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小麦价格受保护,所以今年种植面积相比去年有所增加。他说:“今年16年的742万亩,今年种植的小麦面积是571.6万亩,(20)15年是735万亩,今年多几万亩,多7万亩,小麦每年多几万亩正常,去年粮价比较低,不种没办法,不种劳动力有那么多,不种地干嘛呢。”

  除了成本和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可能影响或制约农民的种植选择与种粮积极性之外,由于农业生产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制约。眼下,江苏吴江的小麦已经进入穗期,今年吴江区小麦苗情总体差于常年,不仅生育进程田块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呈现大发生趋势。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雨水偏多,对于喜干的小麦的生长并不有利。吴江松陵黑龙村的种粮大户王国新显得有些无奈,今年的收成可能只有去年的六七成:“我们这边租金是15年水稻稻16年的秋粮,像我这边,黑龙村老百姓流转的农田肯定是已经亏本了,今年这边的产量只有往年的六七成左右,摊到每一亩只有300多斤,400多块钱。”

  王国新在黑龙村承包了近1200亩耕地同时,还在其他村上承包土地1000亩。2200亩的种植面积,让王国新感到压力并不轻,这其中不仅有特殊气候造成的减产,还有连年上涨的成本。从土地租金到种植、收货中的成本,王国新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1300的(租金)自己掏880元,因为有生态补偿,总的补偿550元农资以水稻为例,化肥要100多,除草剂、农药也要100多。总的水稻上要250-260,小麦上也要200多。人工的话机插秧要每亩300多。1700加小麦上的300,将近2000元一亩地(成本)。11.10我们基本上已经进入保本的时代了。”与逐年上涨的成本相比,粮价却止步不前。王国新说:“市场行情不好,多多少少会影响一点。去年价格还是1.55元,标准水分。13年涨、14年涨,15年没涨,16年公布的价格好像又没涨。”

  尽管巨大的压力让一些种粮大户有了退却的念头,但王国新想的却是如何降低成本?从2012年进入农业领域以来,王国新十分重视提高机械化生产,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购置各种农机具。王国新说:“如果没有机械化,这个田根本没办法种的。我们现在2000多亩地,除了水稻机插秧机械或者打农药的时候要请一部分人工,其他我们就9个人在生产,基本做到全程机械化。”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