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海绵城市 就要有“海绵体” 以因地制宜为出发点,建设海绵城市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大力促进雨水渗透、进而实现“保湿”。而这些能够充当“海绵”的资源,更多的不是靠建设,而是靠保持。 泉州石全石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本地一家多年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公司。公司总经理王涛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关键是“城市的海绵”,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可资利用的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因此,在低影响开发建设方面,可以利用诸如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组织排水,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 德国: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他山之石国外如何处理雨水 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其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瑞士:雨水工程民众参与 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工业几乎没有,因此雨水比较干净。各家在使用时,靠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新加坡:疏导有方标准严格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首先,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其次,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第三,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张沼婢俞雪辑) 3 3 [责任编辑:yfs001] |
- 上一篇:女教师中1.29亿躺地尖叫 暴富后丈夫坚持上班
- 下一篇:当好父母这8件事最好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