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朔州市梦之缘艺术团团长沈力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本应该在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这是沈团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6年6月26日在朔州古八景之一“恢河伏流”又见到了朔州市梦之缘艺术团团长沈力。今天是梦之缘团队成立五周年的日子,看着宏大的场面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中青队员个个精神饱满,唱念做打有板有眼……怎么也无法让笔者和眼前这位柔弱的女团长联系不到一起。也勾起了笔者更进一步了解这位女团长的兴趣。 创公益性团队 五味尝遍 沈力本是城区二中一名音乐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区委领导的关怀下于二零一一年春天借调到城区文化局,时值城区文化局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组建了第一支公益性文化志愿者队伍。 她的梦想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群众业余合唱队,但是一开始困难就来了,因为该团队是纯公益性的,没有收入也就谈不上报酬,没有报酬就很难招收专业性的演员,只能面向全社会招收文艺爱好者,当时不经专业考试就可以入团,所以年龄跨越度比较大,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有些人音乐天赋功底很差,全凭一股热情。有些人在家闷得发慌,报名参加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有些人是心灵受到了创伤,报名参加是为了疗伤,当中目不识丁的也大有人在。很快组建起一个有二十多人的团队。 就是这样一个团队要想拧在一起何谈容易?在工作之余她每天起早贪黑,好几次累的上火了,往往是打完点滴过去再培训学员,在最累的头一年里,能休息一会,能躺下睡一个整觉简直是一种奢望。慢慢的从认识五线谱开始一点点的教着队员们,其中有一个队员别说不认识五线谱了,就是连学校也没有进过,一个字也不认识。沈力就利用自己是老师的优势每天只要有一点时间就给这名队员补文化课,后来这名队员不光认识了五线谱而且还认识好多汉字。 队员点点滴滴的进步她都能兴奋的彻夜无眠,早就把队员都当成了自己手心里的孩子,命运早就把他们紧紧的拴在了一起。就这样无怨无悔的陪伴着他们在一起成长。 二零一二年秋天,沈力率团参加“三晋之春”合唱比赛一举拿下了金奖,团队所有成员都沸腾了,把他们的团长紧紧的围在中间相拥而涕。事后沈团长满含深情的告诉笔者:“那一刻她眼泪滂沱,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那么值当、那么应该、那么理所当然”。 爱心传递 茁壮成长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分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用它来做什么,种瓜果梨桃,种春风,种希望。沈力的梦想就是化作一股春风,吹进每个队员的心田。 记得有一次笔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沈力:“在你那个老少差距那么大,素质参差不齐的团队里能取的今天这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她不假思索的告诉我:“我们的团队靠的是理解、包容和爱。” 是啊,公益性事业本来就是一种大爱,她用无私的爱回馈着社会,她又深爱着她的每一个队员,在队员心里她既是一位教学严谨的恩师又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在一次演出中,一名队员在台上唱着《儿行千里》,唱着唱着就哽咽的唱不下去了,到后来干脆放声大哭,沈力紧急启动以及措施,换下了那名队员,在后台她没有一句责备的语言,感觉到肯定事出有因,在她耐心询问下才知道这名队员的孩子前几年在网吧上网查找资料惨遭毒手。沈力紧紧的把自己的队员拥在怀里,一起分担着队员失去孩子的痛苦,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开导着照顾着这名队员。 队员里年轻的女孩要出嫁,她又拉着女孩的手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什么过门以后要孝敬公婆啦,过日子要勤俭持家啦……唠叨个没完,听着女孩深情的呼唤她妈妈的时候,她又激动的手不知道往哪儿放。 她对整个团队付出的爱换来了所有队员对她的爱,每次走进排练大厅看着干净的地板,一尘不染的桌面,钢琴上早就为她放好的开水,认真端坐的队员,这一切对她而言就是最大的回报。 爱的伟大在于,在任何困难面前无坚不摧。 厚积薄发 放飞梦想 这个团随着社会声望的不断增加好评如潮,好多有音乐天赋的爱好者先后加了进来,队伍从开始的二十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七十多人。加强了以前很多薄弱的部门。 这个团有的队员从不识谱,五音不全。发展到如今能较高水平的完成无伴奏合唱的经典曲目。 这个团走遍了朔州的城市乡村,歌唱着富强的祖国,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从来不计个人报酬。 这个团队五年来在沈力的带领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坎坷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取的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 这个团最近在沈力的带领下又积极的热情饱满的筹备着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五周年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型义演。 “有市区两级领导的关怀,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和我的团队全体队员夜不敢寐,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因为我们怀揣梦想,那就是我们要用歌声来传递社会正能量。”有着北方特有的那股豪爽劲的沈力甩给了笔者这么一句话。 风,无须绽放,却能让百花绽放。雨,没有芬芳,却能催生芬芳。笔者看着沈力说话时透露出的那股坚毅的眼神,深信她带领着她的团队在希望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图文/马举) 责编:耿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