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虽然电子商务正在不断侵蚀传统零售商的市场份额,投资者对传统零售业感到悲观,但是Costco的销售额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多,这对于一个几千亿销售规模的公司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种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沃尔玛、塔基特等知名零售企业。此外,Costco的股价表现也非常稳健,在10年里增长了近4倍,这样的表现超越了经济周期性低迷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Costco成为查理.芒格想带进棺材里的企业,也是雷军非常推崇的企业之一。 Costco的会员分为非执行会员和执行会员,在美国和加拿大非执行会员的年费为55美元,执行会员的年费为110美元。相比非执行会员,执行会员可以享受一年内销售金额2%,最多不超过750美元的返现,以及其他一些优惠。 1983年,辛尼格和西雅图的Jeff Brotman合伙成立了Costco。之后,他将在Fedmart学到的模式应用到了Costco的门店里:商品品类保持在4000种左右,每个小的细分商品品类,在Costco只有一到两种选择;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尽可能地降低价格;收取会员费,主要服务中产阶级。 在很多人眼里,Costco店内销售的商品就是质量的代名词,于是在Costco消费变得非常简单,这里每款商品的质量都非常让人放心,很多都是爆品,有的商品例如烤架烤鸡甚至有了自己的Facebook页面。无论零售业态如何变迁,提供优质的商品都是零售业立足的核心原则之一,好的商品是会自己说话的,是能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 他从不让秘书替他接电话,他的办公室家具是20多年前的老古董。 从货场卸货员,到沃尔玛强劲的敌手 一家是同仁堂,一家是海底捞,而第三家就是它。 员工待遇好过硅谷顶级科技公司 诸如这种大胆的创新宣传方式,每年在Costco里比比皆是,因此它从来不屑于做商业推广。 它在全球拥有7000多万名会员, 那么,Costco又是怎么进行品牌传播和形象维护的呢?你可以理解为,Costco的品牌传播和市场活动融化在社区责任与客户关系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辅助性产品和服务,既实现商业盈利目的,又达到了品牌传播目的。 除了雷军,受到Costco深刻影响的,还有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根据Brad Stone所著的亚马逊发展史传记《万货商店:杰夫·贝佐斯和亚马逊时代》,2001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与Costco创始人有过一次会面。这次会面影响了贝佐斯的持续关注点,之后亚马逊将注意力倾注在了客户忠诚度以及低廉价格上。连亚马逊的金牌会员制度也是受到了Costco的启发。 除了小米,雷军每次谈到它时,最为兴奋。 它比沃尔玛晚出生20年,单店业绩却是其4倍。是沃尔玛强劲的敌手。 在服务方面,Costco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而且提供不满意90天内可退货的政策,这其中包含跌价很快的数码产品,这甚至让很多消费者都大呼不可思议。 服务好得比海底捞还“过分” 只销售最优质的产品 (3)从互联网金融里省钱; 都说海底捞的服务有毒,但如果你体验了Costco的服务,绝对会颠覆你的世界观。我们曾经看到无数因退货而破产的企业案例,比如在美国市场销售液晶电视的歌林,因为一款产品的高退货率,成为它破产的原因之一。 为了砍掉一切费用,Costco甚至从来不做商业宣传。 他跟巴菲特有一点很像:两个人都不希望被外界太夸大或神化。 在与来访者商谈的时候,他总会亲自去大厅迎接客人到他的办公室。 从衬衫到袜子,辛尼格一身穿着都是Costco的商品; 近日,雷军约见6名互联网专家,做了一场为时3小时的闭门交流。交流中,雷军说:“美国零售业,拼的就是效率。”他用美国零售企业沃尔玛和Costco的例子,分析了Costco做到“零售价比批发还要便宜”的原因: 我们通常会认为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较之传统企业要高,但是Costco所体现出来的高运营效率让很多电商也相形见绌,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库存周转天数,Costco大部分年份都在30天以下,而沃尔玛和亚马逊的这一指标基本在40~50天之间,以3C、家电等高周转品类为核心的京东也在35天左右。 它是巴菲特和芒格最爱的公司之一。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因此,雷军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小米要干的,其实也一样。第一,把东西做好。第二,提高效率,要很低的毛利率。” 从公司成立到2012年他辞去CEO职位,每年至少要花200天去全球9个国家的580家Costco巡店; 《彭博商业周刊》的一篇报道称沃尔玛员工每小时平均工资为12.67美元,但是Costco的平均工资为20.89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Costco股价和净利润都大幅下挫,Sinegal没有解雇一位员工,还拿出了自己的股份分给员工。 从不做商业宣传 关注顾客和员工是Costco的独特之道。Costco员工的工资比同行高出几乎50%以上。《纽约时报》曾将之同沃尔玛员工低工资以节省成本的行为做对比,将其经营理念称为“反沃尔玛式经营”。 这家让雷军、巴菲特、贝佐斯等大佬都如此赞赏和追捧的超市Costco,背后的那个男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Costco巨大的成功归结起来无非是做到了三点:将商品做到了极好,将价格降到了极低,同时又将服务做到了超人预期,很好地诠释了零售的本质规律。 Costco超市的创始人,叫詹姆士·辛尼格。 它就是仓储式会员量贩店鼻祖——好市多 (Costco) 。 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又有足够让人放心的服务保障,Costco牢牢地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使得他们每次走进Costco购物都感觉像是捡了极大的便宜。 而Costco的退货政策,却相当疯狂。 他的年薪是一个同等规模公司CEO年薪的三分之一,他退休的前一年,年薪仅为35万美元,加上股票等额外收益,一年拿到手220万美元。 没有专门的媒体公关团队。 而另一个“作者签售”活动,恐怕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色服务项目。在2013年全球各地的作者签售活动计划表中,近60次的签售活动在Costco全球范围的仓储会员店举行。 他说:自己在零售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看到太多沉沉浮浮,许多像希尔斯(Sears)那样曾经辉煌一时的商家最后变得门可罗雀,就是没有抵制住加价的诱惑。 盈利全部来自于会员费 如今,它年收入970亿美元,比沃尔玛还火爆! Costco是一家会员制仓储超市,只有会员或者会员额外带的消费者才能进入消费。她的低毛利率正是源自于其对零售商业模式的这种创新,将所售商品维持在平价,毛利只要能大致抵消日常的运营费用即可,公司的盈利则几乎全部来自于会员费。 作为一家“财富500强”的企业, 它是最受雷军追捧和效仿的一家企业, 在2014年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前25家公司,只有Costco一家属于零售企业。员工待遇甚至超过硅谷一些顶级的科技公司。 助听器,是一款很多人从不在意的产品,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零售商也不会售卖这种商品。然而,它却被Costco选中,作为仓储会员店的辅助性服务产品。它抓住的不是普通消费者的眼球,而是全球7000多万的Costco会员,这样精准的口碑传播,已经胜过上千万美元的广告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