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初步建成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秦巴地区富硒农产品加工基地、秦巴地区中药材加工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 本报讯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达州工业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日,我市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变、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工业经济回归增长本源,走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初步建成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秦巴地区富硒农产品加工基地、秦巴地区中药材加工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构建达州现代工业新格局,建设四川制造业强市。 '技术改造 激发传统产业生机活力 《实施意见》指出,要通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化工行业方面,大力发展“肥转化”项目,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天然气产业链,推动天然气化工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磷硫化工、盐卤化工,适度发展煤焦化工,开发化工新材料,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机电行业方面,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型建材装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网装备、农业机械、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及船舶发动机缸体、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智能空调等产品。 医药行业方面,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化发展,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加工产业,开展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药饮片加工,开发中药新药、中药保健品等新产品,完善医药器材、器械等配套设施生产。 食品行业方面,大力发展改良黄牛、生猪、黑山羊、黑鸡、白鹅养殖基地建设及深加工产业;完善冷却畜禽鲜肉、低温肉制品、奶制品及低温肉制品冷链配送业务。大力发展富硒茶、油牡丹、乌梅、黄花、醪糟、油橄榄、银杏、香椿、葛根、豆类、菌类加工产业,积极开发保健系列新产品,突破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纺织行业方面,大力发展苎麻精深加工产业。引进发展服装鞋帽、家纺及装饰、军工产品等。 煤炭行业方面,推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原煤产业,拓展延伸煤炭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煤焦化”、“煤气化”产业,降低原煤销售比重,提升加工转化水平。 建材行业方面,推进兼并重组,加快化解产能过剩,鼓励发展微循环经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聚集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实施跨地区、跨系统、跨所有制联合。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转型升级 《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将从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入手,实现转型升级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突破,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达州在新材料领域有着一定的产业基础。我市将大力发展新型墙材、含钒高强度建筑用钢、保温消音复合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加快培育建筑节能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航空等领域轻量化结构、表面处理等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快培育涡轮增压硅氟胶等高分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真空绝热板芯材及衍生品、高效微玻纤滤纸棉、玄武岩纤维等纤维材料,加快培育以微玻纤新材料为主的纤维新材料产业链,支持新材料装备研发及利用。 着力推动智能制造,大力开展研发设计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改造计划,加大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数字化、自动化改造力度;(紧转第二版) [责任编辑:] |
- 上一篇:文明城市创建 老蔡一马当先
- 下一篇:净水器不净水反致污染 硅藻泥放射性严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