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始人贝佐夫说:“一阵飓风过后,剩下的只有我们为顾客的服务”。纵观近代百年世界工商业的演变,当经历过“规模为王”、“管理为王”、“研发为王”、“渠道为王”的不同时代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消费者的真正觉醒,消费者的需求将主导市场。
国内橱柜企业的销售渠道单一,基本都是代理商分销,代理商又基本都在橱柜卖场中展销。这种渠道模式的主要弊端是:①工厂和代理商,主要是利益结盟,非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②国内的橱柜卖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名称,本质都是一致的,即收租型摊位制市场。这其实是商业性的物业,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商业形态,统计数据显示,这种经营业态,平均每平方米每年产生的销售额0.49万元,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流通场所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2.5万元,商业效率的低下,加之物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未来橱柜商业业态的百花齐放有了足够的空间,充分竞争,一定是商业效率最高者主导市场销售渠道。基于上述,橱柜企业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开办单品牌(或多品牌结盟式)专卖店、与品牌家装公司合作、电子商务等方式,改造销售渠道,使之更有效率。 3、顾客创造价值 顾客推动进步 5、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的契机 80后、90后一代已逐渐成为现在“新房新居”的主力人群,他们习惯、甚至依赖网络消费。而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一定会给橱柜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橱柜企业应该借助信息化浪潮引发全新的商业革命,在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 从现在开始,橱柜企业不仅要关注销量,更要收集、了解终端顾客的反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并从他们的反馈、建议中模拟出顾客的潜在需求,改善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确保在竞争中因为更了解顾客、更贴近顾客而步步领先。 4、持续创新 积小胜为大胜 尽管有被模仿、抄袭的风险,但橱柜企业应该矢志不渝,坚持创新。首先是产品设计的创新问题。橱柜是感觉型消费产品,设计能够产生超额利润。中国橱柜产品的设计,一要切近目标消费者年龄层次、住宅功能等实际需求;二要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融入民族的文化内涵。其次是营销、管理等系统创新问题。一次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只有持续创新、系统创新,才能形成创新的壁垒,从而奠定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