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先生通过多年的收藏与研究发现,当下的诸多鉴定古家具的方法均不客观,更无法确定明式家具的分期与制作流派,客观上的说服力更不能做到科学 公正。于是他苦苦钻研求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客观科学的鉴定方法——构件学视觉对比研究鉴定法。他以明式家具构件识别数据库资料为基 础,视觉研究比对鉴定为准绳的明式家具分期,中国古代木工工具的进步与组合为线索,古代地方区域古建筑因子在明式家具中的显现,确定木作流派特征等鉴定学 术的突破,奠定了沈氏鉴定方法的基础。 沈勤先生的中国明式家具文化论,最值得咀嚼的就是早在数年前就提出明式家具古典木构渊源说,他认定中国的高型家具并非埃及木匠影响中国木匠制 作,更非佛教传播的产物,而是中国古代本土各民族坐姿发展变化交融的文化现象。明式家具的发展自中国高型家具产生伊始,便是脱胎中国古建体系,逐渐互效吸 收各门类线条艺术、写意、色彩等古典美学,成长升华出明式经典家具文化的艺术发展史,所以凡是具有诗情画意、中国书画、戏剧、哲学、伦理、音乐、舞蹈、纺 织等等古代经典艺术线条的明式家具,便是古代文化艺术设计含金量最高的明式家具——明式经典家具。 沈勤先生的著作,为中国鹤立于世界家具艺术之林的明式家具进行了艺术奠基仪式,首创分期说、构件视觉对比研究说、经典文化经典设计说、中国古代 木工工具进步与组合加工说、硬工艺文化与软艺术文化美学共同塑造明式家具说……。沈勤先生回归的是王世襄,罗哲文等老一辈专家提倡的由工艺而艺术的明式家 具研究道路。 沈勤简介: 1958年生于昆明,现年58岁。就读初、高中时业余学习木工并制作家具。下乡当知青时拜乡村木匠为师,曾学习过一点土木营造。进厂当机修工时了解木工电动工具及其加工原理。1985年云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电影编辑、编剧、场记。 主要作品有广播剧《父亲的形象》(与人合作)、电影剧本《片马之战》(与人合作获电影局通过)、电影剧本《天湖女侠》(与人合作,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曾任电影场记的电影有《通天长老》、《傣女情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摄制)。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曾接触过一些古建筑和老家具,1992年至1997年从省内外古家具小贩处向几千件曾经聚散昆明的明清古家具学习。 1997年后观摩研习国内各大小博物馆收藏的明清家具及拍卖会家具。由于酷爱,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选择地收藏研究明清紫檀、黄花梨、铁力、金丝楠木、榉木、榆木、黄柏家具。 2006年下半年到2013年1月,沈勤先生专注撰写并出版文化学术专著《明式经典家具文化研究》,该书上卷《明式经典家具艺术史论》、下卷《明式经典家具研究新证》,已成为我国继王世襄先生之后,为数不多的几位著有大型图文学术专著的收藏家、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