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1915年 同济大学材料学科的初期实验场所----材料试验馆创立,这是当时国内唯一备有材料设备试验馆
1920年代,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材料实验室
1930年代,国立同济大学工学院材料实验室 1949年9月 材料试验列为工学院各系公共科目 1950年7月 材料试验馆划分为土木建筑材料试验室和机械金属材料试验室,设备比较齐全,配合土木系三年级开设工程材料课程 1952年8月 材料试验馆设立材料检验专修科,招收学生46名,并成立该专修科课程研究小组,成为学校历史上设置的第一个材料类专业
1956年6月30日 同济大学成立建筑工艺系
1958年7月24日 建筑材料及制品系成立,佘家骅任副系主任,8月26日黄蕴元任系主任
1958年8月14日 建材系成立预制构件厂,成为同济大学材料领域校办产业的发端
制品专业学生在北京混凝土构件厂实习 1959年11月 学校首次招收材料领域研究生,录取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研究生2名,黄蕴元为导师
1960年3月2日 建工部决定,以上海建材专科学校和同济大学硅酸盐、塑料、材料性能学三个专业为基础建立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即上海建材学院),同济大学王涛校长兼院长
1960年8月 原建材系构件、硅酸盐、材料性能学和塑料4个专业及学生划归建材学院。上海市委提任黄蕴元为建材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长 1961年3月7日 建工部决定撤销建材学院,原属同济大学建材系部分,仍返回同济,学生并入同济大学 1961年4月 黄蕴元重新出任建材系主任
60年代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1965年5月25日 学校决定建材系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从1965-1966学年第一学期起试行半工半读
61制品半工半读 1969-1976年 建材系到各地企业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教学基地,实行厂校挂钩、开门办学,实行从社(厂)来回社(厂)去的定向招生,进行半工半读试点 1979年2月27日 建筑材料系改名建筑材料科学及工程系,黄藴元任系主任 1979年8月6日 建筑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改名为建筑材料工程系 1981年 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方向二级学科博士点 1982年3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8名毕业研究生(1978年级4人,1979年级4人)成为首批被授予我国工学硕士学位人员 1984年5月 沈威任建筑材料工程系主任,黄藴元为名誉系主任 1985年6月18日 研究生陆平毕业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首位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人员
1987年2月20日 建筑材料工程系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陈志源任主任 1988年7月22日 无机非金属材料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6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第四批有权自审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和硅酸盐材料 1990年 筹建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5年9月 世行贷款项目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组验收 1996年7月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材料工程系和上海市城市建设学院的建筑材料教研室并入同济大学材料系
1996年10月2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王新友任院长 1997年 材料学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999年 材料学成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长江学者聘书 2000年 国务院学位办(2000)57号文批准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1)44号文批准“材料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1年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人发(2001) 28号文批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 学院与上海宝钢集团五钢有限公司共建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应用开发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教研函(2002)2号文批准材料学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材料学列入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一期项目 20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