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兴研究圈 报告摘要 点石成材的外加剂,小而不可或缺。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量小(不大于5%)但不可或缺。减水剂是外加剂的主流,2017年已占到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的66.61%,减水剂历经三代发展,聚羧酸减水剂目前已成为减水剂主流产品,2017占比高达77.6%。聚羧酸减水剂行业呈现出小行业、双强立、集中度低的特点。 需求端:渗透率提升是阿尔法,基建回暖和地产韧性带来贝塔。减水剂的下游需求端在地产和基建,跟随宏观经济波动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近年来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天然砂石的来料质量变差,混凝土对减水剂的单方需求量上升,减水剂使用场景基本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近年来在国内加大推广,渗透率不断提升,商品混凝土渗透率的提升将在行业下游面临下行周期时支撑减水剂需求,为行业需求创造阿尔法。在后疫情时代,稳增长促投资必要性上升,地产调控未见到明显的边际松动,但韧性仍在,而政策上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2020年基建增速回升至10%以上的确定性很高,为减水剂需求端带来贝塔。 供给侧集中度提升,龙头产业链地位增强。2016-2018年3年间,聚羧酸减水剂行业CR3由8.99%提升至12.50%,提升了3.51个百分点,且CR3的提升速度快于CR10,集中度提升由3因素所驱动:退城入园的环保和安全要求、下游地产和基建客户集中度提升以及产品定价模式的改变。集中度的升高带来产业链地位的增强,具体体现在面对下游需求端的定价能力提升,回款能力增强,经营净现金改善。 龙头加速跑马圈地,长期看CR3翻倍可期。商品混凝土行业由于制造成本较低,运输不经济,以及原材料砂石、粉煤灰等的质量差异较大,区域属性较重,需要减水剂企业因地制宜提供产品和服务,因而对减水剂生产企业来说,全国化布局至关重要。近年来天然河砂开采资源逐渐耗尽,且来料质量变差,混凝土性能对减水剂的依赖性提升,减水剂产品创新和服务属性加重,行业受益于此而继续享受产业链地位提升带来的产品溢价。目前我们看不到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三因素有改变的迹象,行业集中度迎来加速的拐点之时,双强加速跑马圈地,2021年产能较2018年末大概率翻倍,我们判断行业CR3未来3-5年翻倍的概率较大。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增速不及预期、龙头企业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环保政策力度减弱。 如需完整版报告请与东兴研究员或对口销售联系。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账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不是我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我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账号所载的信息、观点等内容仅供投资者决策参考,市场有风,投资者在决定投资前,务必要审慎。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撰写,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合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本研究报告中所引用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东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和经本公司授权刊载机构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私自刊载研究报告的机构以及其阅读和使用者应慎重使用报告、防止被误导,本公司不承担由于非授权机构私自刊发和非授权客户使用该报告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和责任。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报告作者: 罗四维 执业证书编号:S1480519080002 赵军胜执业证书编号:S1480512070003 研究助理: 韩 宇 执业证书编号:S1480119070045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