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乡小山有关 据清光绪年间的《荣昌县志·寺庙》记载:庆云寺地处“县东南三十里”,“界于吾(荣)昌及永(川)泸(县)三邑间”。 石壶名号
我国著名国画家陈子庄,有着“东方梵高”美誉。由于故土情深,他一生多个名号,都与家乡荣昌有关—— “这就是陈子庄的旧居。”黄石声指着土墙说。 不仅是“石壶”,陈子庄的其他几个号也与故乡多少有些关系。 自驾游客从重庆主城出发,经G85成渝高速在荣昌收费站下道,从双河街道车行不到10分钟,就可到达陈子庄旧居。从双河街道到庆云寺约20公里。 曾是当地有名的“打打匠” 廖正伦介绍,1943年,陈子庄在荣昌东门外修建住所“兰园”,“兰园”门前种了十二株梅花。由此可见,陈子庄的号“兰园”、“南原”、“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等均取自故乡。 如今,在双河街道,不仅有一个占地11000平方米的子庄广场,还建有占地60余亩的石壶公园,以纪念这位出生在荣昌的国画家。 占地60余亩的石壶公园。 (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1913年,陈子庄就出生在这间陈家老房里。白色瓷砖房子的主人、陈子庄66岁的堂弟陈福兴证实了这个说法:“这里都是我们陈家的人居住。” 出生地 除了国画家这个身份,鲜为人知的是,陈子庄在当地还曾经是一个有名的“打打匠”(武术厉害的人),而其不同的名号也多少都与故乡有关。 庆云寺位于如今的双河街道金佛社区,处于荣昌和永川的交界处。“老的庆云寺现在只剩下屋沿石和土墙的墙脚。”廖正伦介绍,以前庆云寺有三重殿,如今大部分为民用房屋。 小贴士>>> “石壶”的号由何而来? 记者站在陈家老屋处眺望,发现其正前方的小山丘有些像一个茶壶。黄石声对记者说:“陈子庄晚年号‘石壶’,除了表明他对艺术大师石涛的敬重,也与这个小山丘有一定的关系,代表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记者了解到,陈子庄在庆云寺习武3年,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打打匠”(武术厉害的人),声名远播。十五六岁时,陈子庄开始浪迹江湖。在成都等地卖画时,他有机会向齐白石、黄宾虹学习,由此,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 陈子庄的父亲是个陶瓷绘画艺人,从小他就耳濡目染。可以说,父亲是他绘画上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三四岁时就喜欢信笔涂鸦。 “陈子庄,四川省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区)人,生于一九一三年……”在荣昌区双河街道子庄广场上,陈子庄的生平被镌刻在一面石壁上。有着“东方梵高”美誉的陈子庄,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 幼年习武 “1924年父亲年老,加之人口又多,生意也没法经营,生活日渐困难,我被编入庆云寺庙内念书学画,后来庙内僧人日早练习武术,我即随之练习……”在这份1955年陈子庄亲笔书写的《自传》中,讲述了他幼年学书画、习武的经历。 陈子庄一生的号很多,有“兰园”、“南原”、“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下里巴人”、“石壶山民”、“阿九”。到了晚年,他自称“石壶”。 高丰村陈家老屋 陈子庄旧居仅剩低矮残破的土墙。 记者 兰世秋 摄 5月16日,记者跟随荣昌子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石声、副会长廖正伦一行从荣昌双河街道出发。车程不过十来分钟,在高丰村(原为峦堡村)一片四面青山环绕的开阔地,一栋白色瓷砖外墙的房子旁,两堵低矮残破的土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土墙在一片绿荫掩映之下,其中一堵墙相对完整,另外一堵仅剩一半,外墙大多已经脱落,露出泥土斑驳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