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水泥需求稳健增长,玻璃需求持续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19年全年全国水泥产量23.3亿吨,同比增长6.1%,增速环比1-11月持平,需求保持稳健增长;浮法玻璃今年1-11月累计销量5.66亿重箱,同比增长0.98%,环比1-10月提高0.96个百分点,销量增速已从10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在下游房地产竣工回升的支撑下,需求回升明显。 短期来看,此次疫情主要影响下游工地复工时间,需求小幅承压但不会消失。一方面,行业自身季节性特征将对推迟复工有一定对冲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建筑工地复工时间在2月10日至下旬,发改委近期强调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稳妥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交通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公路水运工程复工,除湖北省及其他疫情防控任务较重地区外,原则上2月15日前做好复工准备,力争2月20日前复工。若下游企业能够在本月下旬陆续复工,今年实际开工与往年滞后时间大约2周左右,短期对全年业绩影响可控。长期来看,疫情冲击过后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前期已批复项目的继续建设也有望带来需求回补,对行业运行起到提振作用,行业长期运行中枢仍将以稳为主。同时,目前建材行业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建议逢低布局低估值的优质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短期需求,不改长期行业稳健运行 根据我们1月投资策略中推荐的组合,包括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坚朗五金和再升科技,月度实现平均收益13.14%,大幅跑赢申万建材指数15.29个百分点。 1月投资组合回顾及2月组合推荐 在疫情影响下,下游工地复工推迟,工厂多处于累库状态,截至2月7日,全国水泥库容比为63.4%,较12月末提高5.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 玻纤:疫情扰动有限,长期持续推荐全球龙头标的中国巨石; 受复工推迟影响,行业不可避免的出现累库的现象。因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产能占比较大,区域运输受限将导致原材料和成品运输不畅,不排除部分厂商采取停限产的方式进行应对,由于玻璃生产线复工成本较高,若企业集中停产将有望带来行业供给端收缩,建议后续密切关注行业的累库强度、停产情况和价格表现。 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小幅下降0.1%,较1-11月降低0.3个百分点,较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5%,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8.7%,环比无变化;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6%,较1-11月提高7.1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回升7个月,对地产后周期产业链上的建材企业起到一定利好支撑。疫情冲击后,建议关注销售端数据变化,若销售端呈现小幅回暖趋势并延续,现阶段的新开工承压状态未来有望得到改善,需求预期表现将不会太差。 2月份我们组合推荐的个股为:再升科技、坚朗五金、海螺水泥、冀东水泥。 (1)企业复工时间晚于预期; 水泥:预计行业运行仍将以稳为主,推荐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万年青、塔牌集团、祁连山; 玻璃:疫情影响市场基本停滞,关注未来复工后行业运行 地产投资韧性仍存,施工竣工有支撑,开工端或有承压,但若销售端在疫情负面冲击后出现一定回暖,开工需求预期不会太差。根据统计局最新房地产相关指标,2019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9.9%,环比1-11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从房地产投资分项数据来看,全年房地产其他费用(主要为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13.5%,增速继续保持走弱趋势,较上年降低30.57个百分点;建筑工程方面同比增速11.78%,环比小幅继续提高0.68个百分点,较上年末提升14.06个百分点;设备购置费同比增速为12.39%,环比1-11月降低11.02个百分点,较上年末提升14.07个百分点。由上述结构化拆分能看出,土地购置费增速大幅回落是造成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因,而流动性的边际改善使开工项目顺利推进到施工环节,使得现阶段房地产建筑工程和设备费增速尚可,从而对产业链需求有一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基建需求持续回升,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转暖 (2)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 2019年以来,国内投资端表现相对稳定,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201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55.15万亿,同比增加5.4%,较1-11月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较2018年全年降低0.5个百分点,目前维持底部相对稳定水平;基建投资整体企稳并保持小幅回升趋势,1-12月完成投资额18.21万亿,同比增长3.33%,环比1-11月小幅回落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升1.54个百分点。 1月份为水泥传统需求淡季,1月中旬受春节临近影响,工人返乡,市场需求季节性减弱,局部地区价格出现回落。春节过后,受突发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个别区域袋装水泥需求略有成交,主要是门店和经销商备货为主。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升级,交通运输严格限制,企业发货也已基本停止。整体来看,受突发疫情影响,春节后启动需求推迟,预计2月底左右恢复。目前各大企业面对疫情,有两方面高度统一的思想共识:一是在产产能库满后将主动停产,并根据疫情情况延长停产;二是市场需求未启动前,价格不做大幅调整。截至2月7日,全国水泥高标平均价位464元/吨,较去年12月末下跌1.49%,同比提高4.22%,仍然保持在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其他建材:建议关注干净空气领域龙头标的再升科技,以及我们持续推荐的五金龙头坚朗五金。 (3)成本超预期上涨。 板块估值方面,截至2月7日,水泥、玻璃、其他建材的PE分别为7.5x、23.9x和20.1x,PB分别为1.6x、1.4x和2.6x,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此次疫情负面冲击过后,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受此次疫情影响,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重点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提供充足流动性外,还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我们预计疫情解除后,稳投资将继续是未来经济工作重点之一,相关促进政策有望出台。 在淡季市场环境影响下,玻璃价格出现小幅下行。近期受疫情影响,国内浮法玻璃市场逐渐停滞,价格基本走稳,厂家处于累库状态。截至1月18日,全国主要城市玻璃现货平均价为81.08元/重箱,价格环比12月末小幅下跌0.44%,同比提高3.8%,整体保持历史同期高位运行。根据Wind数据,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库存为3983万重箱,较12月末增加4.27%,同比增长19.11%。 原有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缓解后需求有望回补。前期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今年地方债发行提速。根据Wind数据,1月份地方政府债共发行7850.64亿,同比增长87.83%,完成去年末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的78.5%。其中1月份地方债中以专项债发行为主,共计7148.22亿,占比约91%,投资方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去年以来的稳增长政策带来的资金支持以及目前已批复的项目不会因疫情的发生而消失,预计在疫情解除后,下游基建有望快速恢复,前期承压的需求有望回补。 |
- 上一篇:复工潮到来,水泥板块集体拉升,农业、建材涨幅居前,医药板块开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