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药“地板价”进医保,患者将受惠,生产企业怎么“赚钱”?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12-11 12:02
晚安英文 爱国诗词 久其软件 最弱无败的神装机龙 漂亮爸爸 十句话穿透人心

南都记者 贝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据南都记者了解,本次纳入的新型丙肝抗病毒药物,分别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来迪派韦索磷布韦(报销范围均为限经HCV基因分型检测确诊为基因1b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报销范围为限经HCV基因分型检测确诊为基因1b型以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而从目前医学界角度来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称“使慢性丙肝的临床治愈接近100%”。

当然,相关药物纳入医保后,丙肝患者将直接受惠。那么患者在日后治疗费用上,单瓶药物将节省多少钱?对此,南都记者根据相关药物公开价格了解到,艾尔巴韦格拉瑞韦为712.86元/片(28片装,合计19960.08元)、来迪派韦索磷布韦为773.57元/片(28片装,合计21659.96元)、索磷布韦维帕他韦828.57元/片(28片装,合计23199.96元)。

相关丙肝药物降价前与降价后对比

南都记者从医保谈判结果中的报销范围中发现,上述丙肝药物主要系针对基因1b型和1b型以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数据显示,1b型丙肝患者占56%,而其他则为1b型以外的患者。如果按照相关报销范围,则意味着目前几乎所有丙肝患者在具体用药时,都可享受医保报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亚兵教授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丙肝从感染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通常平均要25年左右的时间,但由于其感染具有隐匿性,等到出现症状再就诊时已是肝硬化甚至肝癌,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对于丙肝高危群体来说,能够定期的接受筛查、寻求早期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从企业角度而言,上述丙肝新药从平均动辄2万元一盒的药物,到明年1月1日售价“缩水”至此前售价的20%,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新医保落地后,短期内具体产品的相关业绩影响也不言而喻。

南都记者按照降价85%进行测算,上述三药物降价后分别为106.93元/片、116.04元/片和124.29元/片。如果按照医保乙类统筹报销70%(国家标准)计算,符合报销标准的患者则分别自费32.08元/片、34.81元/片和37.29元/片。这也意味着,丙肝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自费部分,相比过去将极大地降低负担。

有统计数据显示,65%的丙肝携带者对丙肝病毒一无所知,也只有5%的人对HCV做过筛查。有76%的人不知道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被治愈的。而根据世界肝炎联盟发起的肝炎患者全球调查(HCV Quest)数据显示,中国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仅为25%,自主筛查率不足20%。这也导致,国内丙肝的治疗率只有1.6%。

虽然在治疗临床上,相关治疗药物进入医保后,可以对疾病进行相应治疗。但目前对于我国医疗界,发现丙肝目前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市公司角度而言,此次丙肝大幅降价进入中国医保,投资人又是如何看待?对此,罗永庆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暂时很难判断投资人方面的态度。但此前吉利德总公司CEO在对华尔街方面回应类似问题时,曾向投资人解释“丙肝市场份额下降系符合公司预期”,短期内预计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波动或不明显。“另外医保谈判本质是以价换量,如果丙肝筛查做上去了,那产品销量还是会有一定体现的”。

“很多人也问我们,我们的创新药进入医保后还能挣钱吗?”近日吉利德科学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中,吉利德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直言,以2016财报数据来看,公司丙肝类药物曾带来约合150亿美元(2016年财报为148.34亿)销售收入,但今年有可能约合在30亿美元左右(今年前三季报为22.43亿)美元。但罗永庆也表示,丙肝药物“不断减少的销售额系符合公司‘治愈’这一价值观”。

丙肝筛查目前仍待解决

据南都记者了解,由于丙肝病毒的隐匿性极强,从最初的感染到发病可能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感染不发病期间无明显症状。这也导致很多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是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传染他人。

对于新型丙肝药物降价进入医保后,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曾表示,三种丙肝治疗新药进入医保,“这弥补我们丙肝治疗领域的空白”。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的相关药物降价幅度,上述丙肝治疗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

编辑:贝贝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大幅降价可能会对药物所产生的营收利润带来影响,但是进入中国医保后所带来的一二线城市放量效应,仍然吸引医药企业进行“以价博量”。例如某家参与基因1b型丙肝药物竞价谈判的制药企业,因价格未符合相关部门预期落选后,该公司当日股价大跌25%。

据南都记者了解,本次新医保丙肝药“中标”的企业分别为默沙东(1个)和吉利德(2个)。对于纳入医保后,此前默沙东和吉利德方面均表示,将其丙肝药物纳入医保,纳入医保后将提高药物可及性。

生产企业怎么“赚钱”?或依靠筛查及医保放量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