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宋志平卸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守望央企四十载(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11-15 12:16
freaky 高铨微博 铳皇无尽的法夫纳 安阳博客 徐小明新浪博客 约会大作战第2季 merry 好句子

  图:2016年8月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两家央企成功实施两材重组

  到2016年,宋志平又牵头成功实施两材重组(原中建材集团与原中材集团重组整合),到2018年,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又完成了换股吸收合并。

  “两材重组”的效果非常好,不仅企业上下和谐,而且实现了1+1>2的预期效果,真正做到两家人成为一家人,两股绳拧成一股绳。从业绩上看,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207亿元、比重组前的2015年增长266%,营业收入3480亿元,比2015年增长28%。到2018年,中国建材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息税前利润三项指标都超过了世界建材巨头圣戈班,成为世界500强建材企业第一。在2019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被邀请上台交流的宋志平通报了这一业绩。

  “有人认为国企不用改革照样可以搞好。回顾自己40年来搞企业的经历,我可以明确地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国企的今天。改革正是奔着解决问题展开的。既然重任在肩,既然别无选择,我们就必须勇敢迈步,哪怕前方荆棘密布,也要一路向前,永不回头。”宋志平说。

  跨越:从管理到经营

  有人问宋志平:“掌管大企业,您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宋志平回答他:“看到机遇抓住它,然后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义无反顾地执行下去。”

  中国建材能快速发展,就是顺势而为。宋志平说,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一旦确定了合适的目标,缺什么找什么,一心一意把这件事做成。

  图:2019年宋志平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演讲现场

  宋志平自己也坦言:无论是从带领北新脱困到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先后进入世界500 强,从探索“央企市营”模式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水泥行业的无名小辈到成为全球水泥大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加快“一带一路”市场布局……这一次次的攀爬、一次次的跳跃,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三头六臂、先见之明,而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一路顺势而为的结果。他常想,企业经营从来都不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所谓经营的智慧,其实就是能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宋志平回忆到,哈佛大学资深管理教授约瑟夫·鲍沃曾问他:“这么多年让你睡不着觉的是什么?”他说:“怕想错了。”一旦出错,可能机会就没了。

  他说,对一个企业家来讲,随着技术提升、竞争加剧,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要经营好企业,不光需要好的管理,更需要好的经营。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解决效率问题;而经营则是做正确的事,解决效益问题。 

  好的经营就是让企业家学会做正确的事,必须把管理工作下移,交由分管领导和中层干部承担。作为经营者,做正确的事就是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创新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做出决定和选择,这恰恰是今天的经营者真正要面对的事情。

  在回顾中国建材这些年的发展时,宋志平感到比较庆幸的是,他们实现了从管理到经营的跨越。作为经营者,他们首先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战略,缺什么找什么,尤其是对水泥业务的整合。其次是选择了一大批痴迷者,全心全意在做企业。第三是实现从了竞争到竞合,保证了市场的健康化。第四是实现了从“量本利”到“价本利”,保证了产品的价值和利润。

  布道:从企业思想家到企业教育家

  宋志平认为,企业家最宝贵的,就是在整个创业和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

  他常讲,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不只是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更要创造代表时代精神和灵魂的企业思想,用一流的思想塑造一流的企业。

  宋志平就是这样的人。多年来他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开创了“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三精管理”等改革创新模式,被企业界推崇为“宋志平模式”。他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混合近千家民企,创造性提出“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公式,宋志平也被公认为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