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生大师在精心制作雀笼。 提起鸟笼制作,很多扬州人都知道,当地有个宫廷鸟笼制作大师王玉生。40多年来,他专注制作和复原宫廷鸟笼。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获悉,历经20年的钻研与制作,16只早已消失的宫廷鸟笼,被他一一复原。其中的象牙雀笼,在几年前的杭州西泠秋季拍卖会上,被国家博物馆收购珍藏,王玉生也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这一殊荣的雀笼工艺大师。 通讯员 乔国军 张旭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用20年制作出16只宫廷鸟笼 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开始工作,每天工作近10小时,全年无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用自制的器具制作鸟笼的零部件。这就是王玉生的工作状态,在外人看起来非常枯燥,可王玉生却乐在其中。 今年68岁的王玉生告诉记者,作为宫廷鸟笼制作技术的扬州代表人物,不仅要跟时间赛跑,还要将传统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很多人认为,鸟笼在花鸟市场比比皆是,需要那么辛苦地去做吗?对此,王玉生这样表示,自己制作的鸟笼并非市面上流行的通货,而是宫廷失传的鸟笼。每制作一件宫廷鸟笼,既修复了一段历史、一段记忆,也“复活”了200多年前的清朝宫廷鸟笼制作技艺。 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工作关系,王玉生接触到一些旧时宫廷鸟笼的图纸。作为一名有心人,他将这些图纸搜集起来。 经过40余年的收集,王玉生共搜集了十几张宫廷鸟笼的图纸,而这些图纸上的鸟笼早已没有了实物。为了能够复原这些失传的鸟笼,冷板凳一坐20年,王玉生用漫漫20年时间,潜心制作复原了16只鸟笼,每一只都大有来头,各具特色。 紫檀木全回纹板顶绣眼笼。 一只红木雀笼卖出“豪车价” “之所以会用20年的漫长时间来做16只宫廷鸟笼,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我。”王玉生表示,由他制作的宫廷鸟笼,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的,平均每只需要耗时一年以上。王玉生认为,见不得瑕疵,不满意了重来,凭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让自己的技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谈到自己制作的鸟笼,王玉生不无自豪地表示,90年代,由他制作的一只雀笼,被新加坡收藏家买走,2012年还在国内拍卖会上拍出了120万元的高价。 扬州资深收藏家凌先生认为,王玉生制作的宫廷鸟笼之所以卖出百万高价,主要是因为他所制作的鸟笼,既秉承了宫廷雀笼的风格,也因取材苛刻考究、做工精细雅致而成全国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热门艺术品,所以在拍卖时,他的作品常常被误以为就是清朝流传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