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百日攻坚”让荒凉沙岛变身生态花园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4-25 12:55
www.5252b.com rather than hola 宅宅网伦l理解片 关于春天的成语 365电影院 风之 赞美

  江绵延6300多公里,横贯我国东西部,一曲长江之歌,倾诉着我们太多的深情。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道生态防线,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要保护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苏州与长江相依,受长江滋养,因长江而兴,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远计、为子孙谋,自去年11月以来,全市开展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着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环保质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沿江三市督查,各地各部门逐级细化清单落实责任,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

  攻坚初胜,但远没到收兵庆功之时。

  如今,全市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行动已转入常态,苏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坚定、行动果决,新一批任务和责任清单犹如号角声声,新时代“长江之歌”更加激越铿锵。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百日攻坚”让荒凉沙岛变身生态花园

  春风又绿江南岸!四月的苏州常熟铁黄沙岛,万紫千红,花海翻浪,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常熟本地人更是将之视为“大自然的馈赠”,纷纷发出感慨:“以前的荒凉沙岛,仿佛一夜间成了旖旎的生态花园。”

常熟铁黄沙岛

  对于这样的“华丽转身”,常熟海虞人陆林祥深有感触:“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参与登岛绿化改造,当时铁黄沙岛种树存活率很低,我们简单栽下的一些树苗,随着潮水上涨,全被淹死了。”随着常熟工业用地日趋紧张,该岛一度被实施围堤吹填造港口工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常熟市果断紧急叫停铁黄沙岛的造港工程。2017年《常熟市沿江生态经济圈概念规划》出炉,陆林祥被任命为铁黄沙种植管理区副主任。2018年5月,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实施铁黄沙生态开发规划定位的决议》,确定把铁黄沙打造成为长江入海口节点型生态岛。这一次,陆林祥终于圆梦:

  “我们综合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终于成功改造了铁黄沙。”岛上种植了4500亩油菜、1000亩小麦、900亩紫云英、300亩向日葵,优美江景已经吸引了几十种鸟类前来栖息。苏州市委党校教授肖锐认为:“铁黄沙从工业小岛的定位转型为生态小岛,既是主动作为,又是大势所趋,这个典型案例说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已经深深扎根苏州人的心间!”

  党中央的号召洪钟大吕,新时代的使命重任在肩。守护母亲河刻不容缓!苏州迅速行动,使命必达,全面排查2016年1月以来发生的破坏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紧盯违法违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部署开展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层层压实责任,健全完善督察考核机制,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自2018年11月以来,战鼓雷动,捷报频传。

  ——全力清除岸线非法占用,规范水上交通和污染物处置。张家港市取缔张家港市双山大伯墩临时码头和荣富建材经营部码头,将拆船业务岸线调整为港口岸线,一口气完成十多个岸线项目整治工程。常熟市拆除企业违章搭建面积1.1万平方米。常熟市、太仓市落实两个临时水上过驳区日常监管和规范化管理,太仓市完成10台浮吊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沿江三市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联单管理制度。

  ——加快沿岸补植复绿,构建生态廊道。常熟市率先出台湿地保护规划。张家港市对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和补植复绿工作,建成“三化”示范村12个,完成森林抚育约5万亩,森林资源总量达到219万亩。太仓市鑫海等5家码头植树1.2万余棵,绿化草坪1.5万平方米。沿江三市自然湿地保护率均超过58%,科学编制《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建设方案》,实现干流两岸规定范围宜林地植树造林全覆盖。

  ——大幅提升港容港貌,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太仓市武港、华能码头完成维护更新工作。常熟市沿江码头、港区环境基本达到“四无六净”要求,常熟市理文造纸码头船舶岸基供电设施建成投运。张家港市检查长江船舶1900余艘次,沙钢集团码头启动岸电设施建设。沿江三市规范港口排放15家,散货码头治理堆场扬尘完成18家,实现船舶污染物上岸处理。

  苏州拥有157.96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孕育了苏州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历史文化,长江的生态环境对苏州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站在城市永续发展和城市文脉延续的高度来看,苏州推动长江环境大整治要啃的硬骨头、要治的顽瘴痼疾还有不少。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市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攻坚长江环境整治,坚决扛起“共抓大保护”的历史责任,书写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苏州答卷”。

  环保大提升“倒逼”企业绿色转型

  生态优先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滚滚长江承载着巨大运能,被誉为“黄金水道”。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苏州想得早、干得早。

来源:人民日报

  张家港市东沙化工园区建于1993年,区内的化工企业效益不错,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也存在着产业层次偏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2013年,张家港市启动了东沙化工园区关停转型工作。起初,部分企业不理解,当地安监、环保以及南丰镇政府等部门对化工企业逐一走访,完善“一企一档”,扎实推进化工企业关停工作。作为江苏省第一个整建制关闭的化工园区,该园区涉及化工企业37家,占地近3000亩,职工逾3000人,涉及关停资金超20亿元。与此同时,及时实施园区整体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为转型升级为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奠定基础。南丰镇党委书记沈琳介绍:“以前夏天不敢开窗,时不时有气味刺鼻。现在化工企业关停后,南丰镇对整个园区的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实现了环保大提升,打造一个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新园区。”在2018年5月30日召开的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张家港关停东沙化工园区的做法得到了高度肯定。

  苏州沿江三市经济发达,企业、人口分布密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体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环保联防联控上,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