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校还是耀瓷小镇正在打造的研学旅行基地之一。 他说,耀瓷小镇打造研学基地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七大核心优势:即耀瓷品牌优势、工业遗产优势、与国际接轨优势、全新课程优势、师资力量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功能健全优势。 何建平介绍,近年来,铜川抓住 “南陶北进、东陶西进”的发展机遇,抓住积千年耀州瓷的品牌优势,根据市政府按照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建设‘耀瓷小镇’的目标。耀瓷小镇在充分保护耀州窑遗址的基础上,依托耀州窑“丝路瓷都、千年名镇”的文化底蕴,推动老工业园区华丽转型,构筑以漆水河生态廊道为轴、以耀瓷小镇和“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为翼的“一河两岸”建设格局。目前规划以及在建的项目包括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遗址公园、大师创意园、窑神庙、耀瓷坊、耀瓷印象街区、水韵及瓷韵绿园运动公园、十里窑场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9个旅游板块,面积2.8平方公里,投资概算近39亿元,打造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教学实习、会展交易、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培育基地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耀州窑文化基地经济发展“追赶超越”和深度转型。 上午第一站,记者们来到耀瓷小镇正在建设的水韵公园施工现场,只见五六辆大型挖掘机、铲车来回穿梭在河道里忙碌着,旁边不少工人有的在栽种树木、绿植,有的正在平整土地。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玥介绍,这是咱们耀瓷小镇响应国家山水林田湖项目建设而规划建设的占地130多亩的水韵公园,它是利用铜川的母亲河——漆水河,在这里聚坝建一个数十亩面积的湖面,供游客亲水之乐;与此一同建设的还有耀瓷小镇北端的占地150亩的瓷韵绿园运动健身公园,两个公园今年8月份建成后,将形成绵延5.5公里的漆水河瓷都旅游景区,呈现“水天一色、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 何建平指着耀瓷小镇规划图说:“你们看,规划中的耀瓷小镇,一南一北就像两匹马,还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图,而这里将成为铜川南北市区的连接点,铜川市的会客厅,要成为活力空间,要成为铜川五朵金花中最靓丽的一朵!” “目前,‘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2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5G智能精密电子陶瓷元件、工艺瓷和日用瓷生产线项目、高耐热陶瓷锅生产线项目已达成入驻意向。同时,耀投资12亿元的3个PPP项目等正在对接,有望近期落地,烂尾长达两年之久的凯莱斯科8.6万平方米卫浴项目已经盘活……而老厂区、耀州窑遗址都是活历史,我们在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赋予有创意的新理念,让耀州瓷重振辉煌,耀瓷小镇正是一个大舞台。”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任何建平说。 何建平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共计51家中小学及研学机构组织近3万名学生赴耀瓷小镇开展了研学活动。同时,西安、江西景德镇、北京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研学机构纷纷与小镇主动对接,寻求合作。预计这些机构全年能够组织数万名青少年来耀瓷小镇研学旅行。耀瓷小镇正在将自身打造成国内外陶瓷工作者、爱好者的研学旅行高地。 小镇有水韵、瓷韵公园两大主题公园,大师创意园、耀瓷坊、耀瓷印象街区等耀瓷元素深度体验园区,窑洞民宿、网红酒店、遗产酒店、陶瓷产业新城等功能组团。使研学者能够漫游其中,乐在其中,在旅行中实现研学的目标任务。 目前,耀瓷小镇现有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96位,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7位。国家级大师均在大师创意园设有工作室,方便观摩和教学。 另外,省内外众多陶瓷公司拟落户耀州窑产业新城或有投资入驻意向。
谈起今年耀州窑文化基地的新“动作”,何建平说,一是编制完成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发展规划;二是储备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启动了3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今年内可完成20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四是将于4月下旬动工建设投资2.4亿元的黄环东路二期、黄环中路和黄环南路,改善基地交通环境;五是抓招商。基地管委会坚持边建设边招商,出台了三年免租,并择优返还企业上缴基地税收等招商优惠政策。今年3月底,秦商总会组织80余家会员企业赴耀瓷小镇考察,主动寻求与基地管委会合作契机并决定将耀瓷小镇作为秦商总会年会举办点。目前正与山东省淄博市对接有投资意向的奥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6500片5G智能精密电子陶瓷原件,以及年产8000万片手机陶瓷背板等项目。 在他手边还摆放着一个碎成两片的泥胚,上面的花形几乎就要完工了。“这是一个百花盏,纯手工刻花。一般来说,构思绘制花形需要两三个小时,刻画完成一枚百花盏需要2到3天。日前,有西安的客户预定了一批6枚,预计要半个月才能完成。”李少勇说,“这样的盏泥胚本身就很单薄,所以在刻画时就更需要小心。你看,这个就是碎掉的,让我两天的功夫全部作废了。”据了解,李少勇当年从外地学习了瓷器刻花工艺回到铜川,至今已从事耀州瓷刻花15年。 随后的参观中,不论是大场面的耀瓷小镇东塬“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的建设工地,还是黄堡老工业园区的转型改造现场,无不给人以争分夺秒,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们是耀瓷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 据他介绍,在耀瓷小镇南入口,将矗立一座名为《云破处》的雕塑,是以后周皇帝柴荣谕旨“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寓意而建。对于未来,何建平充满信心,耀瓷小镇要一年有名,三年有型,五年有城,步入国家级特色小镇行列,逐步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终极目标,成为创客的造梦空间,陶工的精神家园,铜川市民的城市客厅,陕西文化的新名片,中国瓷业的制高点! 观唐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云川说:“我们生产的艺术陶瓷、日用品陶瓷、工业陶瓷市场需求量很大,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日用陶瓷占比70%。目前我们致力于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让陶瓷艺术生活化,不断提高耀州瓷的影响力。耀瓷小镇的建设,让我对耀瓷产品的生产制作信心更足。” 陶吧教室里,看着小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陶醉在陶艺制作里,我们相信,未来的陶瓷工艺大师会在他们中间产生,耀瓷文化的传承将由他们薪火永续! “铜川紧邻10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西安,能实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人口有100多万,而且铜川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未来还将开通高铁。把这些人吸引到铜川耀瓷小镇,是我们的初级目标。未来我们还将吸引全国各地甚至全球更多的人来这里参观,这里将成为研学旅行的新高地!”正午时分,耀瓷小镇广场的气温接近30℃,炽热的阳光下,何建平的热情比天气更热烈。他接过导游手中的讲解棒,用激情四溢的“演讲式”解说,让人忘记了日晒和时间。 在耀瓷小镇大师创意园区观唐坊内一间工作室里,工艺大师李少勇一个人正在心无旁骛地刻画一个茶盏的泥胚,他的额头上已现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的刻刀一丝一划,轻轻游走,看似行云流水,却又下笔万钧。 地处陶瓷古镇中心的黄堡镇逸夫小学以陶瓷文化立校,努力创设陶瓷文化特色校园,在教育教学中注入陶瓷工匠精神的元素,开发陶瓷特色校本教材,设立陶吧、陶艺室、班级陶画瓷风文化墙等。学校一至六年级均开设陶艺手工课,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陶艺,从中体会工匠精神,使陶瓷文化入心入脑。 国家级工艺大师孙若鹏致力于传统耀瓷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在他的工作室,茶叶末釉瓷、五代天青瓷等作品都是由他复原创作的古耀瓷中的艺术品。他拿着五代天青瓷介绍说,这件耀瓷作品,是真正耀瓷中符合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磬,温润如玉,釉色晶莹饱满的耀瓷珍品。 黄宪明 记者 王宏哲 王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