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积极探索“生态立市”之路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4-24 12:00
bbi 恶魔高校第四季 何超琼 俞铮 上证综合指数000001 青岛滨海学院正方教务 bull shit someone like you 歌词 刘长泽 提拉米苏蛋糕

  原标题:【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全面拓展新局面】绿色画卷渐展开——河津市积极探索“生态立市”之路

  河津,居汾河与黄河交汇的喇叭口地带,在这里诞生了“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

  河津,矿产资源丰富,自然禀赋良好。借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曾跃居山西省县域经济第一强,更是连续数年进入全国百强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于产业结构偏重、环境问题突出,河津疲态渐显。

  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做好生态与发展两张答卷呢?痛,而后醒。去年,河津市全面吹响新时代“生态立市”的嘹亮号角,积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做好产业文章,打造绿色引擎

  非煤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增加值79.3亿元,同比增长7.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3.4%;转型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0.6%,新兴产业投资占转型项目投资比重61.8%……

  一系列数据是2018年河津市积极探索“生态立市”,追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有效注脚。

  “黑”+“白”是河津经济的支柱产业。黑,是煤及煤化工产业;白,是铝产业链。要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河津绕不开的“关口”。

  实践中,河津市一方面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传统产业战略性环评,持续加大焦化、钢铁、电力等行业提标改造力度,腾退低效耗能项目,先后取缔“散乱污”企业285家,停产整顿648家;一方面,超前谋划布局,在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上下大功夫,引导支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

  进退之间,铝产业活力迸发。“退”是控制氧化铝、电解铝产量;“进”是延伸产业链。

  鑫银河铝业有限公司位于河津市铝工业园区,主要生产各系铝合金棒、隔热断桥等民用铝型材、工业导圆管、工业棒材等。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公司投资2亿元,建成了微晶石地板墙板新型材料项目,市场潜力很大。“近年来,铝制品需求量逐年增高,公司的方向就是把传统铝业脱胎换骨,迈向高端精细化加工。”公司负责人杜国平介绍。

  作为河津市最大民营企业,阳光集团在谋求绿色发展的路上,同样是雄心勃勃。

  阳光集团炭黑单体生产能力跃升全国第一,萘系列产量名列全球第一,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集团安全环保负责人原廷建说,绿色发展可以“逼”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集团投资9000万余元实施6套焦炉烟气脱硝项目,处理后的烟气氮氧化物浓度能稳定控制在150毫克/立方米以下。环境好了,员工幸福感提升,工作积极性也增强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老产业”转型焕发“新活力”的同时,新动能经济也蓬勃发展。

  津华制药、潞安风力发电、炬华铝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城乡电商平台实现全覆盖,投资9.8亿元的薛仁贵故里景区、投资1亿元的古耿国遗址建设全面启动,编制5A级龙门景区规划,与韩城携手打造“一河两岸、世界龙门”,文旅融合正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说,河津的环保问题,归根到底是产业问题。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必须用新发展理念领航开路,用高质量发展标定方向,主动转型、全面转型、深度转型、创新转型,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做好山水文章,厚植生态底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后上班首日,河津市召开国土绿化再动员会,探索“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多元投资、专业管护、群众受益”的绿化机制,全力打响全域绿化战役。

  4月2日,记者来到赵家庄乡万亩荒沟治理现场,远远望去,新平整出来的近万亩梯田从半山腰绵延到山顶,从这座山梁连接到那座山梁,铺满了邻近的几个山头,昔日平秃的山川沟峁平添了一份生机。

  赵家庄乡万亩荒沟涉及伏伯、北辛兴等6个村,全部承包到户,多年来受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利条件等因素制约,大面积荒沟无人耕种、杂草丛生。在赵家庄乡人大工作的卫栋说,今年乡里采取了企业与合作社共同出资、共同收益的方式,探索发展康养产业之路。

  市林业局副局长原效奇介绍,今年国土绿化战役打响一个多月,全市投资2亿元,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超过全年任务的25%。

  山是生态之基,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坐拥“一山两河三峪”的河津,却由于多年经济的粗放快速发展,面临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尴尬。

  厚植生态底色,出路在哪里?河津市的策略是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战、全域造林绿化战、水系保护修复战“三大战役”,全力做好“山水”文章,让绿水青山激活发展动能。

  ——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战。加强对沿山石矿集中整治,强力推进荒山、荒沟、秃岭、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

  ——打好全域造林绿化战。实施城市绿化、村庄绿化、企业绿化、环城绿化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黄河、汾河两道区域生态屏障,全年造林2万亩以上。

  ——打好水系保护修复战。投资3000万元,实施焦化行业熄焦废水处理工程,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投资6000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及中水利用工程,确保入汾水质稳定达标;投资10亿元,实施汾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改善城市南部生态环境。

  打造洁净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容忽视。2018年,河津被列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试点县市。

  来到侯家庄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时,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侯家庄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是河津市正在建设的80座农村污水处理站之一,投资749万余元,预计5月份投入运行。市环保局生态中心周茂林介绍,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达800吨,将彻底解决村民生活污水直排汾河问题,惠及周边3个村6000余口人。

  “寄发展于山水之间,将是河津的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市长何伟表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无法走上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大道。

  做好城乡文章,拓展宜居空间

  花红柳绿,春光明媚。

  河津市西南角是占地224亩的莲池公园。幽静的湖水、拱形的小桥、秀美的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北国的江南水乡美景图。

  在公园里,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或晒太阳或休闲健身;湖边,有市民正在拍照,还有一些正练声歌唱,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

  与莲池公园一样,市中心的龙门广场也颇受市民青睐。以前因绿化面积小,周边房屋凌乱,曾一度有些落寞。去年以来,该市先后拆迁1.9万余平方米,高标准建设公共绿地、小游园,让市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打造美丽宜居家园,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做好城乡文章,拓展宜居空间上,河津市既注重颜值,又提升气质。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