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本次重汽展出的车型中,国六发动机得到了全面普及。据介绍,中国重汽一直注重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探索,把新能源产品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开发天然气重卡到成立氢动能汽车创新中心、设立院士工作站,中国重汽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上走在前列。 在本次车展中,除整车产品外,中国重汽也展出了全新的MC国VI标准发动机。 MC国六系列柴油机 首批量产的国六柴油机全部采用主流的EGR+SCR排放控制技术路线,适应不同车型和工况应用,全方位满足国六法规氮氧排放一致性和排放耐久要求,EGR发动机燃烧系统通过机内净化可实现更低的原机排放,减轻了后处理系统压力,更容易保证在用车实际道路运行排放符合性,大大减少因为排放超标引起的OBD限扭等故障,同时具备更低排放升级潜力和可行性。 MT系列国六排放标准燃气机 近年来,在国家的助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也愈发亮眼。其中,天然气重卡因其低排放、环保节能以及较高的经济性获得市场青睐。 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国六天然气发动机——MT07/MT13国六机型,功率覆盖240ps-520ps,扭矩950Nm-2400NM,将于2019年7月1号正式量产投放市场。 据介绍,该系列发动机全部采用当量燃烧+冷却EGR+三元催化的排放技术路线。采用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CVF系统,高效率的增压器匹配,专用凸轮轴型线设计和燃烧室设计,大涡流比进气道,高效低阻EGR冷却器,电控智能型EGR阀,精准的EGR小孔板计量,模块化的混合器设计,高能独立点火线圈和依金大电极火花塞等,无论在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均处于国内甚至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重汽作为我国最早开发生产天然气重卡的企业。如今已形成了完善的天然气产品系列,随着这些产品相继投放市场,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2019年一季度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销售突破5000辆,是去年同期的3倍,整体表现强劲。 近年来,中国重汽重点聚焦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与合作方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以输出资本和输出技术的方式实现当地制造,不断扩大出口。 据中国重汽透露,一季度,中国重汽累计生产汽车8.79万辆,同比增长7.22%;销售汽车8.77万辆,同比增长3.76%。出口9163辆,行业占比达46%,继续保持国内重卡行业出口第一;实现营业收入320.87亿元,同比增长7.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同比增长38.57%。目前,中国重汽在全球已累计出口整车超过35万辆,实现了“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中国重汽的国际市场标志——“SINOTRUK”,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推荐出口品牌、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等多项荣誉,并获得了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同时中国重汽被授予“国家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资格。 未来,在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同时,中国重汽还将继续研发、投放一系列个性化产品,满足“一带一路”区域市场道路交通法规和实际需求。用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服务口碑树立起中国产品形象,成为“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