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城遗址经勘探与发掘确认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现东、西、南三面城墙存有地基,墙外有护城河。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座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双重城垣选址理念,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有重要意义。 北区一、二、三号院落平面图。 9、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一句话点评: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皇冠上的明珠”。 范家堰遗址规模宏大、布局规整、轴线清晰、性质明确,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保存极其完整的宋代衙署遗址。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是钓鱼城的政治军事中心,符合中国传统衙署建筑规制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山地城池特色,为研究我国宋代城址与衙署建筑、古代园林及宋蒙(元)战争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遗存。遗址出土的铁雷片口、底、身及铸造痕迹完整清晰,为上下合范法铸造,经初步检测为白口铸铁,内填火药,是世界中古史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开创阶段的珍贵见证。 衙署办公区围墙、中轴线建筑群及附属建筑。 10、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一句话点评:为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等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资料。 水下考古调查发现,舰体残骸呈上下颠倒翻扣在海底,总体残长80米,宽12米。现存大约3米高的生活舱室、2米高的甲板舷墙。本次调查提取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各类遗物标本500余件,种类包括舰体结构、武器装备、个人物品等。“经远舰”调查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发现北洋海军舰铭牌,其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首次得以明确。同时,“经远舰”是德国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最早案例之一,它的发现为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此次水下考古调查摸清了整个沉舰的残存情况、埋藏状态、遗物分布等诸多信息。 “經”“逺”字铭牌。 (资料来源:全国十大考古评选活动办公室) 新京报记者倪伟编辑陈思校对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