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远古走来 2019-01-25 09:09
陶,是无言的历史,文化的诉说。 参加了德州黑陶采风,我才知道了梁子黑陶,认识了梁子黑陶的创始人梁丽霞女士。她是山东省人大代表、巾帼发明家、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创业导师、优秀政协委员,是一位女强人。 蛋壳陶,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晚期农耕文化的巅峰之作,中外史学家称其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它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龙山文化最高艺术的代表。梁子黑陶将中国的微雕艺术与蛋壳陶完美融合,在薄如蛋壳的黑陶体上,硬刻微雕论语,被誉为“陶林奇葩”,默然静立在梁子黑陶博物馆。 之前,对于黑陶我一窍不通。它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黑黑的、色彩单一、图案简单,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用泥巴烧制的吗,那么贵,谁买呢?可是当走进梁子黑陶,观看了最为业界称道的拉坯和硬刻技术,才得知产品全部属于纯手工制作,字、花都是师傅们一刀一刀地刻出来的,每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认知也彻底改变——集书法、绘画于一身,典雅、精湛的黑陶,其实物有所值! 最令我震撼的,是立于大厅的黑陶鼎,鼎上刻有十九大报告全文,共3.2万字,每字仅0.8毫米,据说这是全国唯一一件刻有十九大报告全文的陶制微雕作品。 走进黑陶博物馆,只见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黑陶上那只苍劲的雄鹰,一根根羽毛栩栩如生;那酷似旗袍造型的黑陶挂件玲珑别致;雕刻着牡丹的黑陶盘富贵典雅;黑陶灯具美轮美奂;黑陶茶具韵味无穷,内涵丰富……一件件精品或粗犷,或灵巧;或古拙,或精致;或乌黑如漆,或色泽鲜艳;玲珑剔透,浑然天成。它点土成金,摒弃华丽虚浮,化平淡为神奇,有着大巧若拙之美、古朴苍润之美、朴实自然之美。由此我才体会到冯骥才先生称其为“陶林奇葩”的原因。 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黑陶,你是远古原始文化的积淀,蕴含着泥土的芬芳,焕发着迷人的风采。你凝重、壮美,有一种内在美的张力;你古朴、庄重,在火焰中涅槃而生;你冷峻、孤傲,在从容淡定中熠熠生辉;你高贵、素雅,穿越千年的沧桑,从远古中走来。你优美、典雅,不仅满堂生辉,而且宁静致远。你独特的碳化窑变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制陶史工艺全新的独创。 你是火与土的图腾。凭着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凭着对古老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梁子黑陶的大师、工匠们,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失败和挫折,在泥与水的揉旋、火与焰的涅槃中,探索、破解着黑陶的成因及制作密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德州最好、全省最好”,这是梁丽霞在创业初期的誓言。如今,梁子黑陶做到了德州最好、全省最好,近千个品牌远销世界各地,仅2009年就有6种产品被选为外交部专用礼品,成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 如今,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拥有8位工艺美术大师、26位工艺美术师、上百人的精良工匠队伍,荣获6项产品外观专利、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00余件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奖项。 一位酷爱黑陶的收藏家说:“国内的任何一个收藏家,不论其收藏品只有一件还是几百件,至少要有一件黑陶制品,否则,就是缺憾。 ”我不是收藏家,但参观了梁子黑陶后,顿起收藏之意。首先,我要把来自远古的你——德州黑陶,收藏在心灵深处! □孙秀立
相关阅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联系方式:德州新闻网 电话:0534-2562862 电子邮件:dzrbxww@dezhou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