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好人温暖八旬老太的心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3-15 12:10
龙腾小说 np 高h小说 催眠小说 肉文小说 辣文合集 鲜网 门房秦大爷 辣文小说 少年啊宾 np小说 辣文肉文

  “一开始我接到单的时候,以为是年轻人。”陈志飞说,那天他绕着康复医院好几圈,迟迟没有见到打车的人出来,最后在一条小通道发现了年迈瘦小的老人推着轮椅里的中年男人。陈志飞赶紧靠过去,扶着孙奶奶的儿子坐进车里,帮着收好轮椅扶孙奶奶上车。

  如今,看着儿子一点点好起来,孙奶奶觉得很欣慰。还有一个好消息,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孙奶奶一家就能搬新家了。“现在好心人很多,我希望这份温暖和感动能有更多人知道。”(记者 杨怡微 孙钥)

  孙奶奶二人现在居住在一楼的朝南房间,房间宽敞,能摆下两张床、一个大橱柜,房门口是一个洗手池,生活便利。“街道和社区很照顾我们。儿子经常要擦身、需要很多热水,社区还给装上了全自动电开水器。原本客厅里通房间的过道是台阶,也改成了斜坡。还给卧室装了台空调。”孙奶奶说着说着两眼泛起了泪花,“还有一些老同事老邻居一直在帮我。我儿子坐轮椅,抱起来很吃力经常摔倒,只能去隔壁喊袁大伯来帮忙。还有殷东姣、曹连娣都是我的老同事,她们自己条件也不好,这些年来探望我时都会塞钱给我,还说有需要就开口,累计加起来足足有上万块,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们。我真是遇到一群好心人。”

责任编辑: 宋越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无论酷暑寒冬,陈志飞经常将老家带来的绿色食品送去。“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了还给我送来一篮杨梅。”孙奶奶说,有时陈师傅还自购些高档水果如车厘子,并且一定要孙奶奶放进屋里才罢休。春节最忙时刻,除夕到初五陈志飞也赶来三四次,为孙奶奶送来年货、蔬菜和水果。

  2016年底开始,孙奶奶家又遇到了一件事。由于城中村改造,孙奶奶临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本来老人租房子就难,他们家还有位病号,更是难上加难。”徐海春说,社区马上联系街道,大家一合计,就临时安置在了社区党群活动室里。地址离社区特别近,走走两分钟,“我们几个的手机号,孙奶奶家墙上都有,随叫随到。”

  

  2015年,孙奶奶儿子突发脑溢血,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生活来源。依照相关政策,笕桥社区马上为他办理了低保,还申报了三级救助。“这样每个月可以拿1000元出头的低保金,再加上到了年底,春风行动还有慰问金,一年下来有近2万元收入。”社区书记徐海春说,低保户看病,不仅医保个人部分免缴,看病大部分费用也都能报销。这些钱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为这个艰难的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

  爱从四面八方涌来 社区邻里都伸出援助之手

  老太带偏瘫儿子就医打车难 爱心的哥免费接送一年

  孙月华本想通过单位表示感谢,但陈志飞不愿透露,最后在别人指点下,她通过车牌、工牌找到了陈志飞的公司,送去锦旗和感谢信。“去年小陈所在的杭州出租汽车集团大众公司单位得知我的情况后,主动来看望我,还动员了公司的15位党员驾驶员与我结对,让我不再为儿子看病的事犯愁,真的谢谢他们。”

  一路上的交谈,孙奶奶母子的艰辛让陈志飞动容。“以后你们去医院我来送你们吧,不要钱。”临走的时候,陈志飞留下了他的名片。

  2018年2月4日,孙月华陪同儿子治疗完,经过长时间等待后终于等到一辆出租车,司机正是陈志飞。这一天,不仅孙奶奶牢牢记着,陈志飞也同样记忆深刻。

  “我刚好从老家回来,顺便带一些给他们尝尝。” 陈志飞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一帮就是一年。每周两次免费接送就诊,风雨无阻。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妻子分娩第二天照样接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孙奶奶雪中送炭的不止陈志飞和他的同事们。

  “一年来陈师傅没收过我一分钱,逢年过节还送来水果,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他。”孙奶奶一说到这事,满是感激。

图集

  “开始我以为他是说说的,但他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问要不要去医院。来接送又坚决不收钱,我把车费放在座位上,他又送回来。”孙奶奶说,掌握了儿子看病时间后,陈志飞每次都准时出现在家门口,自己的车坏了,就向人借车来接送。最让孙奶奶感动的是,今年1月2日是陈志飞妻子分娩的第二天,他都没有落下接送孙奶奶。

  80岁的孙月华奶奶,老伴去世,独自照顾离异中风偏瘫的儿子,生活着实艰难。不过,令她深感欣慰的是,杭州有这么一群“亲人”,长期以来对她家庭的照顾……

  80岁的孙月华是退休工人,丈夫已于十多年前去世。2015年,她离异的儿子中风偏瘫,为治疗花去了家中60多万元积蓄还欠了债,所幸在社区、亲友帮助下渡过难关。一年多前,孙奶奶联系了一家城西的康复医院为儿子治疗,但过去有10多公里,要转两趟公交车,儿子坐着轮椅行动不便,母子俩只能打车。“遇上恶劣天气,等半小时是常有的事,最多一次等了三小时。”

  近日,杭州市文明办收到了一封落款为“一群杭州市8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的来信。记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揭开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一位是开了10年出租车的新杭州人,一位是80岁的老杭州人,相遇才一年的时间,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