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李自健阿姨用家中信手拈来的“废品”:空花露水瓶,自制“杀虫”神器。李阿姨介绍,她可以把药剂喷在房屋周围,门窗周边,形成防虫屏障,从而保护房屋、庭院植物、家人和宠物。李阿姨还用积累的生活经验,自制了防虫“香包”。她将干辣椒、生蒜瓣、花椒、大料用干净的绵纸包裹起来,分多处装入米袋、面袋中。 惊蛰过,气温升高,蛰伏一冬的虫子开始苏醒活动,防虫灭虫的工作是当务之急。金阊街道学士社区组建了“灭虫小分队”志愿队伍,他们兵分几路。一路给辖区树木喷洒防虫药物;一路在毒饵廊投放老鼠药和蟑螂药;还有一路把石灰粉撒在居民家门槛外。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学士社区党委书记陈洁如表示:“做好防虫防菌防治工作,立足于早、立足于抢。关系到居民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更是要抢先预防,而老苏州们的好方法也值得我们大家多多学习。”据了解,惊蛰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在学士社区内工作人员会准备数个除虫喷雾器,供后期有需要的居民,进一步加强防虫驱虫的力度和效果。(姚欣) 社区防虫灭虫忙,居民们也没闲着,老苏州们的招数更是妙。 在高井头3号的“后花园”中,89岁的王老伯,手持饮料瓶改装的喷雾剂,在一颗种植多年的山茶花面前忙碌着。“每年惊蛰时期,虫蚁就开始从泥土、洞穴中出来活动,殃害绿植,让人心烦意乱,我要除除害。”他说他的老伴也有独到的防虫驱虫办法。把红辣椒晒干后磨成粉,装在小布包里,放在衣柜、橱柜里;在衣柜的底层或抽屉里铺上一层报纸,报纸的油墨味可以驱虫;在书架上放些用纸包好的卫生球或樟脑球,可以帮助书籍字画防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