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新吃法—— 网购半成品年夜饭、全家点外卖 与此同时,贴春联、走亲戚拜年仍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环。春节前一个月,天猫共售出春联400万幅,压岁包4500万个,还有超过两万串电子鞭炮,用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式为过年添仪式感。 过年玩法新升级—— 支付宝数据显示,1月25日至除夕的11天里,全国超过4.5亿人参与了集五福活动,同比增长40%,相当于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在集福、送福,“95后”集福送福的人数超过1.2亿。消费者们贡献的能量将转化为近400万棵真树,折合种植面积达到约3.6万亩……UC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福”字搜索量更是超越“春晚”成第一搜索热词,互联网让中国传统的福文化得到传承,并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贺岁方式。 而看春晚也有了更多玩法。百度成为央视猪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拿出19亿现金参与红包大战,创下金额新高,用户观看春晚时,只需登录百度APP,点击“春晚红包”就能参与。抖音也成为今年央视春晚的独家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月5日0点,抖音联合春晚《幸福又一年》的新媒体行动,在抖音上的挑战视频播放总量突破247亿,参与拍摄人数超337万!和家人一起拍视频祝福、看春晚抢红包、集五福……各种玩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过年的新年俗。 过年新年俗—— 8.23亿人收发微信红包 4.5亿人集五福 除了对美食的“高需求”外,消费者对生活用品的需求也明显提高。美团报告显示,其闪购业务在除夕当日订单量激增。正所谓“无酒不成宴”,白酒毫无悬念成为除夕夜最受欢迎的闪购品类,牛栏山二锅头销量在白酒中拔得头筹,成为本年度“酒魁”。与此同时,春联和胶带的订单同比涨幅均超过50%,成为除夕的“最佳CP”。此外,纸牌、牙刷、红包封等过年招待亲友的必需品也供不应求。“30分钟到货”的闪购业务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过年期间的急需求。 不出所料,80、90后用户如今已是消费人群的“战斗机”,其占据了淘宝春节期间消费人群的60%,在京东春节期间销售额中占比超70%。在购物心态上,男性消费者倾向于取悦自己,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于关爱家人——从京东数据上看,春节期间男性消费者偏爱购买汽车用品(男性消费者占比超过83%)、酒类(男性消费者占比超过76%)、数码(男性消费者占比超过72%),女性消费者更加偏爱购买母婴玩具(女性消费者占比60%)、美妆护肤(女性消费者占比超过58%)、生鲜(女性消费者占比55%)。 除了“五福”和“红包”,今年春节还有不少新鲜好玩的游戏上演。淘宝直播“猜画夺宝”吸引了超1亿人次互动。800万家庭通过淘宝亲情账号“许下”新年心愿,超5000万人次与家人互动集爱心。还有今日头条的“发财中国年”活动最终获得上亿用户参与。超过5923万人平分了3亿金卡红包,超过1839万人平分了2亿钻卡红包;约4100万人分享了5亿红包雨。此外,活动期间,用户互动换卡次数超过5900万次,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的用户抢红包最积极。 过年消费观—— 男人多为自己 女人更考虑家人 而能享受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服务人员的付出。包括天猫超市、天猫电器城、天猫国际等购物平台在内,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上的春节配送不打烊服务范围超过全国400多个区县,满足消费者网购年货的需求,配送时效方面,仍普遍保持次日达到的极致体验。 过年全家点外卖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大年初三,一位上海消费者在饿了么点了一单5928元的火锅,其中包含15份单价228元的雪花牛肉。据美团外卖2019年夜饭消费报告显示,同比去年除夕,外卖订单涨幅达107%,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在除夕夜通过点外卖的方式享受与家人的团圆时光。 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年味也显现出了新的传承和生命力:看春晚扫红包成为新游戏;扫福字、抢红包成为新年俗;不打烊的外卖点餐让年夜饭更丰富;亲朋好友之间在线直播、在线答题、AR购物……数字生活愈加丰富,线上线下人声鼎沸,网络流量的峰值也一再创下新高。 8.23亿人抢红包 集五福种下400万棵真树 买年货也有了“新”气象。天猫数据显示,尽管坚果、蜜饯和膨化食品仍是年货必备“老三样”,但新需求和新过年生活场景正在诞生。从增速看,游戏机、景点门票和运动手包打败了其他货品,成为缓解白领“春节焦虑症”的“新三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