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分级诊疗,除了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外,一些社区医院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和硬件设施都需要进行提升。 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张锡平介绍,目前,科室已对邱运才的伤情进行了评估,立马会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达到了出院条件,便可返回原来的茶陵县中医院继续治疗。不仅有了亲人陪伴,医保报销高,医疗费用相对也会减少。 47岁的邱运才,是一名安装防盗窗的工人。元月1日,他在茶陵县桃坑乡一户居民家中,安装窗户时,不慎从三楼坠下,造成了身体右侧6处骨折。他在茶陵县中医院治疗了一个星期后,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便通过分级诊疗的形式,转诊到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 分级诊疗的目的,就是让居民们能够达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模式。人大代表蔡安烈说,近几年来,株洲一直都在推行分级诊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今年,市中心医院将与一些基层社区医院、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将每个区域病种的特点,派出相对应的专家坐诊,让小病不出社区就能解决。 人大代表袁仕炜说,要达到分级诊疗的目标,首先要加快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取消医院创收与盈利,减少患者检查等费用,由政府全额拨款,指定医院在某区域内的医疗任务。这样一方面可节省医疗资源和就医时间,另一方面可节省医保基金。 株洲传媒网1月10日讯(公共法制频道记者余俊 周翊)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病人合理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