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的特征与对策(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30 11:08
众擎易举 周公吐哺 铸剑物语2 锥的成语 锥地的成语 滋蔓难图 字言字语 字斟句酌的意思 总角之交是指什么

  6.中美贸易摩擦加大行业结构调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美国两次加征贸易关税,涉及建材对美出口141种建材商品,基本覆盖了我国对美出口的全部建材商品,将对我国建材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除直接贸易所受影响外,建材行业也将会逐渐感受到光伏、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连带影响,而由于这些领域正是近年来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市场培育发展的方向,由此造成的潜在和后续影响不容忽视。

三、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材料与国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2017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8.5%,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测,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1.2%,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建材行业仍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建材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行业应明确当前行业发展特征,明确发展转型方向。努力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环境与发展变革,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变、积极应对资源、能源、政策、环境限制,加快推动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传统产业去产能,加大结构性、系统性去产能工作力度。随着需求持续低位,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成为影响行业平稳运行关键因素,应加快实质性去产能步伐,将行业工作重点全面转向遏制新增和去存量产能。一是严格执行《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严格审核置换项目及数量标准,严格执行实施程序,确保水泥产能不增加;二是充分运用综合手段加快推动去产能工作,强化多部门协同推动去产能进入实质阶段,从无效、落后、违规产能入手一追到底,加快建立无效产能退出机制;三是积极推动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等产业联动发展模式,鼓励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式发展模式,改变建材行业中间产品属性,强化直接需求市场对生产的作用,减少产业链之间的传导滞涩和滞后性;四是建立行业质量抽查监督曝光机制,全面推行质量提升战略,形成全社会对建材产品高端、高质化发展氛围。

  2.供需两侧发力,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市场引导下的产业转型将逐渐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加大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方向又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市场培育力度,加快向智能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积极推动水泥等传统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上下联动发展模式的同时,更要积极鼓励向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环保产业转型,使建材行业融入社会大循环之中。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力度,在统筹资源禀赋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市场需求潜力、产业发展基础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对产能过剩的产业或地区加快引导产能出清,对于仍处于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产业应采取边发展边优化的方式,通过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持续淘汰不达标标准产能,优化产业发展进程,保证产业结构合理。

  3.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行业“补短板。新兴产业是建材行业“补短板”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社会消费特征转变,多元化、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方向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转型方向,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建材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发展,努力适应建材行业消费型转变的形势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材产品向智能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通过增加附加值提升价值量;投资引导类大宗交易产品应加快向服务业转型,由竞价竞争向渠道竞争转变,拓展业务空间;多元化产品制造企业应加快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由单一产品生产销售向方案提供商方向转变;鼓励和引导建材企业向产业链式或社会结点模式转型,占据生存发展的制高点。

  4.加强关注行业趋势研究,开展行业关键因素协调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外部环境、生产要素波动对行业经济运行的影响愈发突出,如2017年~2018年冬季天然气短缺对玻璃、玻纤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供给不稳、环保政策及标准的快速调整对行业生产经济产生困扰、物流费用大幅增长成为近期砂石等建材产品价格飞涨的主要因素等。因此应加大对行业趋势研究的关注,对于影响行业生产经营较为明显的天然气、煤炭、物流、政策等重要影响要素,加强统筹协调,尽可能避免波动式冲击,维持运行环境的稳定。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责任编辑:张统斌

上一篇:道路停车收费2019年全面实施东城、西城和通州启动电子收费
下一篇: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