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开展职工志愿服务工作已有10年的历史,是南宁市职工队伍的响亮品牌。10年来,职工志愿者从5000人发展壮大到10万人,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100个发展到800多个,遍布南宁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和乡镇。南宁职工志愿者以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为己任,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开展具有工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困难职工家庭、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维修家电,开展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无偿献血、义诊义治、法律咨询等。经过坚持与创新发展,南宁职工志愿服务做出自己的服务品牌,如:“东站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每年春运期间,职工志愿者为返乡过节的旅客提供购票乘车、免费加油、提运行礼、提供热水、医药等服务。暖冬行动无偿献血——在南宁市中心血站供血淡季组织职工志愿者义务献血。“文明引导”、“文明礼让”——在“两会一节”期间,组织职工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引导行人过马路、搭乘公交车遵循上下上秩序。“城乡清洁,美丽南宁”——组织职工志愿者开展义务大扫除、清理社区、单位、街道卫生死角。“家政一条龙服务”为空巢老人、残障人群众、留守儿童开展上门服务。“大爱无疆,医者仁心”——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义诊救治活动。“小银幕看大世界”——组织工人文化宫电影放映队到基层免费播放计划生育、防控艾滋病、禁毒宣传、爱国主义等宣传教育主题电影。 各级工会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开展职工庆“五一”升国旗仪式、庆“五一”文艺晚会、职工歌咏比赛、体育运动会、中华经典诵读、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红五月”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意识,筑牢了广大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模范是社会的闪光群体,务必服务好劳模、宣传好劳模,让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动模范精神弘扬传承,让先进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全市广大职工争先创优,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南宁市总工会坚持不懈,努力让先锋榜样力量充分释放。 实施四季帮扶,用党和工会的温暖凝聚人心。南宁市总工会倾力打造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工会“四季帮扶”工作品牌,每年帮扶和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劳动模范近8万人。全市困难职工统一实行在档管理,2017年全市困难职工完成解困脱困467户。扎实抓好定点扶贫、精准扶贫工作,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任马山县加方乡内双村和加乐村第一书记。机关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主要领导多次带头深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帮助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2017年以来,南宁市总工会共投入资金81万元用于帮扶定点扶贫村,为内双村争取自治区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获得32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连续三年共组织60名农民工留守儿童赴广州与父母团聚,开展亲子活动。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返城行动,每年运送农民工1.9万人次。南宁市帮扶中心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评为“2017年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先进集体”。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送培创工程”和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年培训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1万多人次。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如“帮帮侠”的士司机团队、羊建明志愿献血服务队、“旭东家政”志愿服务队、“仁爱”市二医院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优秀服务团队。羊建明、宋梅朵、覃晓宁、郭慧仁等二十多名职工被南宁市文明办和南宁志愿者联合会授予“五星志愿者”荣誉称号。由于职工志愿服务极大助推首府南宁创全国文明城成功蝉联“四连冠”,南宁市总工会获得“首府南宁2015—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新时代,新作为。南宁市总工会紧贴时代脉搏,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全心全力贯彻南宁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坚实铿锵向前推进工运事业,诠释智慧力量与责任担当,砥砺奋进跨越工运高峰,浓墨重彩擎画工运盛景,持续推进南宁“六大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营造“三大生态”、“两个建成”排头兵,为首府南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黄译樟 莫凌嵩 师吕 依法主动维权,建立工会一小时法律维权服务圈。2016以来,南宁市总工会先后成立全国首家工会仲裁庭、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并在县(区)、开发区、企业工会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6758家,基本实现当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法律维权需求时,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得到及时高效和优质专业的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积极探索打造调处信访矛盾纠纷“1123”模式(即一个工会仲裁庭,一支信访,调解、律师专业化队伍,推行工会维权“两书制度”、创新三个处理矛盾纠纷机制),提升了工会信访、调解、仲裁“一站式服务”效能,此项工作在2016年全国工会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被评为南宁市2017年度优秀改革创新项目。2017年,南宁市总工会共接待和协调处理职工来信来访与12351热线求助事项235件、涉及人数6035人、为职工追回工伤补偿金和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共计836.14万元;工会仲裁庭自成立以来共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2件、涉及人数192人。 第一篇章:昨天 壮阔前行谱写工运华章 2018年度11月30日,南宁市经济技术创新节暨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在南宁市举行 健全工会经费补助制度,保障基层工会有钱办事。市总制定关于对基层工会建设工会工作站、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工友村补助经费暂行办法,解决过去对基层工会建设补助的随意性和零散性问题,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为鼓励、规范指导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截止目前,已补助新建“职工之家”18家,补助资金140万元。 推进工会改革创新,致力提升服务职工水平。南宁市总工会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有序推进改革。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工会改革创新培训班,重点培训工会改革骨干。按照南宁市委《南宁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改革任务清单、任务一览表和改革工作督导提纲,将改革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室。通过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改革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指导督促县区总工会改革,大力推广改革经验。围绕工会改革“增三性、去四化”目标,制定出台《南宁市总工会网上工会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对基层工会建设工会工作站、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工友村补助经费暂行办法》、《南宁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困难救助办法》、《南宁市总工会关于建立和推行<工会维权意见书><工会维权建议书>制度的通知》等制度机制,探索推行工会联建联创、建设工会“爱心驿站”、创建工会仲裁庭、举办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论坛等,转变服务职工的方式方法,激发工会活力。 “职工爱心驿站”的建立,解决城市绿化、环卫工人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 努力打造学习型工会,自2012年起,建立市总工会干部“一月一课堂”定期学习培训机制,每个月由一位市总领导班子成员和一名部门负责人进行授课,五年来共开展“一月一课堂”培训60多期。2017年还设立主题,举办两次工会工作大讨论活动,有22名工会干部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开展“送教到基层”活动,先后送教到宾阳、上林、隆安、武鸣,对700多名工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南宁市工人文化宫鸟瞰图 南宁市总工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开展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释放各级劳模创新创业激情,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职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劳模施展才华、职工展示才智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各项创新实践成绩斐然,成了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企业发展和加快南宁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已在全市建立119个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并按照“创新业务相通、创新目标相近”的原则,在工业(交通)、农业(金融)、卫生(医疗)、科研(技术)、建筑(建材)等10个行业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各创新团队围绕企事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共组织职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2230多条,已实施973条;完成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发明创造项目1124项,成果转化140项,获国家专利89项,创经济效益2.9亿多元,为推动南宁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举办南宁市首届技术创新成果展暨职工技术创新论坛,共设5个展区、40个展位,来自全市各行业60个单位、12个劳模·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参展,展出技术创新成果200多项,宣传创新领军人物100多名。 坚定政治方向 筑牢意识形态 南宁市总工会围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之目标,创新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探索推行国企带民企、龙头带下游、协会带成员的联建联创建会方式,高效推动未建工会、工会基础薄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企业建立完善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收到工会中来。 2018年10月29日,南宁市职工艺术团携《母亲是中华》赴京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 在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的建会工作中,南宁市总工会开展“小区域联建,大平台服务”活动,发动龙头骨干企业以结对子的方式带动5-10个小微企业建会,整合资源结对联合开展工会活动,缓解了小微企业工会组建难、开展活动难的问题。例如,成立广西现代运输集团工会联合会,由现代运输集团工会带领产业链上机械设备销售、汽车销售维修、饮食日用品经营等周边配套服务的9个企业成立工会组织,新增会员200多人。围绕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在南宁高新区打造党建带工建示范点,成立党群活动中心,提高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服务党建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在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2018年4月26日,南宁市总工会召开劳模座谈会 转作风固基层 加强自身建设 多年来,南宁市各级工会始终立足职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做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在农业产业链的建会工作中,南宁市总工会依托农业特色示范区和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了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联合工会、西乡塘区“美丽南方”联合工会,宾阳县莲藕行业协会工会联合会、横县茉莉花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联合会发展的会员全是农民工或农民业主,涵盖的都是25人以下的小微企业。 2016年11月19日,广西首个劳动人事争议工会仲裁庭在南宁成立,工会维权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服务宣传劳模 弘扬劳模精神 [责编:杨帆] |
- 上一篇:银行发行永续债意味着什么
- 下一篇:辽宁中龙集团:以点带面,建立多元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