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72年的NITORI,与今年已75岁的宜家相比,整整年轻了29岁。目前,NITORI在全球有500多家门店。2014年9月进驻中国后,迅速布局34家直营门店,并开通了自有的网上商城及天猫旗舰店。再看看宜家,进驻中国20年,仅仅只有26家门店和温州、北京两个订货中心,除了自己的网上商城,至今未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面对这样的对手,宜家该怎么办?再说说宜家可能不太知道的对手,譬如一些新的品牌或者新的业态。 上海彬复资本合伙人范惠众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新零售家装企业“万科美好家”与新零售家居企业“满屋研选”展开了硬装+软装的合作,最终通过样板间的呈现,为新房购买者提供了关于家的一站式选择。类似的家居服务平台并不少见,范惠众介绍了他新近投资的一个家居新零售企业,就可为消费者提供菜单式的服务。 范惠众认为,个性化的消费时代,一部分没时间,或者比较懒的消费者希望决策能够更加简单。当然,简单的背后决不能以牺牲产品和价格为提前。相反,因为决策简单到可以菜单化,反而可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经销商环节,降低平台方成本,而这些最终都会反馈到消费者端。对90后群体而言,这样的一站式或者菜单式的解决方案,似乎都找不到什么拒绝的理由。 宜家也玩起了新零售? 2016年12月30日,总部位于上海的宜家购物中心集团以超过21亿元成交价拿下上海长宁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一块地。时隔两年,新闻终于报道,在虹桥空港区域凌空SOHO旁边的地块上,将诞生宜家集团在上海的首个宜家荟聚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总建设体量将超过43万平方米,商业零售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此前,荟聚中心已在北京、武汉、无锡三个城市落户。无锡荟聚中心甚至在去年就宣称进行了“数字化购物中心”方案的测试,与百度地图合作,搭建室内数据;建立更加智能的寻车系统;应用会员大数据等。从已有业态来看,荟聚中心与传统的商业中心的共同点在于,同样设置了吃喝玩乐购等丰富的品牌,并迎合有孩子的家庭,设置了特色的亲子游乐场以及教育机构等。不同点在于,每个荟聚中心都会有宜家家居入住。对于业界一直在传的上海第4家宜家家居,可能就是即将落户上海荟聚中心的这一家。 宜家家居为什么要和荟聚中心“绑”在一起?仅仅因为他们同属一个集团?据宜家中国2018财年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商场访客数量超过9830万,同比增长9.6%。2017财年,这一数字是11%。宜家家居的客流增速在放缓。显然,宜家集团希望此举能将荟聚中心的大客流导入宜家家居,以解决新零售环境下家居业客流普遍下降的困境。 而近来,阿里集团投资的新零售标杆企业居然之家,的确在导流方面小有收获,其在北京丽泽店引进的盒马鲜生,已经成功为家居卖场实现了导流。前不久,居然之家总裁王宁在接受《商业评论》采访时称,未来的居然之家将变身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家居卖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过,导流对于“坐不住”的宜家来说还不够。宜家还打算在全球拓展更多小型门店,以更轻的方式触达消费者。此外,宜家已开发了宜家家居、IKEA宜家、宜家会员中心、宜居家居指南4个小程序,以便为会员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家居服务。 新零售对各行的影响以各种方式继续着。 陈洁指出:“无论哪个行业的新零售,都是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打通线上线下购物场景,让消费者享受随时随地消费的便利。而只有经受住消费者检验,契合消费需求的零售模式,才是零售的新趋势。” 风已来,谁又能躲得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