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广西发展纪实(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10 12:15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 金人三缄 津津有味的意思是什么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 靳柯刺秦 晋级赛规则 劲舞名字 劲舞名字大全

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这里既是维系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又是全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土空间格局,决定了广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任务繁重,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隔一百公里,崇左市天等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为民生福祉、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

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韩愈写尽桂林山水之美。千百年来,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让广西名扬四海的“金字招牌”。

“开发开放是广西经济崛起的‘助推器’,而东博会就是助推器中的引擎。”王雷用数字作出有力证明——15年来,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52.1亿元增长到1893.8亿元,年均增长27.1%。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万亩农场,一键管理”,技术革命一日千里,创新步伐坚实有力。

痛定思痛,柳州打响环境保卫战,全面调整工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绿色蝶变”。

2015年,总投资约11.9亿元的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启动。经过治理,这个项目成为全国城市内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标杆,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南国冬季如春的胜景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大庆。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如何拔掉穷根、摆脱贫困?

人工智能朗读:

这是壮士断腕的涅槃重生——

延伸阅读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但对发展“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这朵洁白的“朱槿花”,再披盛装。

环保监测数据显示,漓江桂林市区河段水质已连续3年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水质持续好转。

从1984年批准北海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党中央为广西开放发展描绘出美好蓝图。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严守生态底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截污治河。

“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

“要加快推进产业扶贫,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培育持久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打理成千上万亩农场要多少人?答案是:一人。

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百色,专程瞻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向百色起义纪念碑敬献了花篮。他还实地考察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切实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的情况。

一个集水果贸易、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东盟水果小镇”,正拔地而起。

万米桂花溪谷,千棵朱槿水岸,令人流连忘返。可谁能想到,几年前,它还是南宁的一条臭水沟?

——自治区成立60年来,广西各族群众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进入以色列公司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再结合我国实际、带领团队创建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捷佳润”,致力于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短短数年,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就走出广西,走进东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心农场”。

油茶飘香,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传来侯光祖一家的欢声笑语。这个多民族家庭,11口人分属壮、汉、苗、瑶、侗五个民族。四世同堂共谱民族和谐曲,这样的故事在广西比比皆是。

南南铝,这家于1958年建厂的老国企与自治区同龄。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上详细询问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的情况,强调付出生态代价的发展没有意义。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

这是鸟枪换炮的华丽蜕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西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一家亲的似锦繁花在八桂大地常开长盛。

“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12片“花瓣”紧簇,象征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亲如一家。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甲子如歌岁月,六十载春华秋实。广西,始终是党中央心之所牵、情之所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5600多万各族人民携手奋进,一个繁荣、富裕、开放、进步的新广西正在崛起。

这是一日千里的精彩跨越——

然而,漓江的生态保护也历经曲折。

新华社记者王念、史竞男、向志强

边城凭祥,瓜果飘香。

2016年,广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11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脱贫人口数位列全国第一,减贫速度排全国第二位;

“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一直挂念在心。

如果说这条通道是有形枢纽,那么“南宁渠道”则是无形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自2004年永久落户南宁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吸引了79位中外领导人、3100多位部长级嘉宾出席,74.6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推动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久旱逢甘霖。老区崛起,正当其时。

“天等不等天!”天等县委书记吴强说,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天等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推广就业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新路子。

坚持新发展理念,激活改革创新动力,一手抓环保治理,一手抓经济发展,广西在擦亮“金字招牌”的同时,推动产业“向新而生”。

“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

而30年前,这里还被戏称“一条路,两排树,来到凭祥没吃住”。

55岁的船长黄才满每天开游轮穿过漓江。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漓江的风景看多少遍都不腻。”黄才满笑着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西生态保护工作,为广西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

大开放打开了壮乡儿女的胸襟和眼界。目前,广西已同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建立97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进驻……在引进来的同时,广西柳工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等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大石山区深处,村头屯尾建起大量就业扶贫车间,如星火燎原,点燃了当地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

2012年以来,广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年均减贫118万人,实现1999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短短几年,向海发展,气象万千。

风生水起,形成穿越时空的激昂合奏。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崭新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广西各族干部群众携手逐梦,向着更加高远辽阔的远方,向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前行!

钦州港,笛声阵阵。42条内外贸航线上,“海上巴士”穿梭不绝。四通八达的“海上高速”让这里跨入亿吨大港行列。

“去年4月,总书记考察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时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温标堂说。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自治区之力、用非常之举,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

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翻开了广西历史发展新篇章,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添生动实践。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题:八桂大地起春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广西发展纪实 2017年4月,在考察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时,习近平总书记实地查看南宁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了解当地居民的切身感受。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题:八桂大地起春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广西发展纪实

2016—2018年,广西仅用三年时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8万人;

“形成这个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寄予厚望。

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如何才能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内聚外合、纵横联动,构建国际大通道——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