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新村新貌新景象 乡村生活大变样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05 11:56
天赐良机 天伦之乐的意思 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 天塌地陷 天王老子 天字成语 田猜一个成语 田打一成语 通家之好

  芒山镇夏庄村:污水处理惠民生

  生态文明改革成果不仅让城里人得惠得利,也延伸到乡下,让村里人可感可触。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以来,全村40多户村民“污水四处流、坑塘水沟臭气熏天”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据该村村干部谭体庆介绍,村里利用地势落差,将村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入格栅池,然后依次进入调节池、A级生化池、O级生化池,最后排入人工湿地,让植物吸收处理,当水质达到标准后才进行排放,使污水变成清水再循环到大自然中。“污水的处理效果很理想,流出来的水很清澈,村里的群众都很高兴。”谭体庆说,2015年,村里投入50万元启动了污水处理系统,使全村的生活污水实现了集中处理。

  道路通,百业兴。随着道路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工厂开始入驻该村,更多的合作社成立起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条条产业路、生态路、小康路穿行在广袤田野上,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

  (光明融媒记者丁艳 通讯员袁国豪)

  该镇镇长李莎说,“随着环境的改善,村民们的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责编:丛芳瑶]

  冬日下的高楼村犹如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卷,层层绿树环绕,处处花草吐香,景色格外迷人,满眼美丽景观。村落整齐划一,花园美观别致,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街巷庭院绿草如茵。宽阔平坦的马路两旁,墙上多种主题的彩绘栩栩如生,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农家小院显得干净而温馨。夜色初上,循着整齐的路灯,村民们或三三两两沿着景观大道休闲散步,或在文化活动广场上集中活动:有的跳起广场舞、有的玩耍嬉闹、有的打球锻炼身体、有的在农家书屋看书学习。昔日的偏远小村焕发出独具魅力的迷人容颜,到处展现着一幅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

  高楼村的变化,仅是该镇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的一个缩影。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的思路,该镇优先打造了高楼、水寨、张楼、新庄4个示范村,通过典型引路,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雁阵效应”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特色品牌”。

  “这个污水处理设施当然好,你看我们村现在的环境多好,空气也清新,村里人没事就喜欢出门散散步。”谈起污水处理设施带来的变化,村民聂爱真是心生欢喜。她还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前,家门口就是个粪坑,夏天蚊蝇滋生,又脏又臭。现在每家每户都铺设了污水管道,生活污水通过管网直接流进污水处理池,再也不见蚊蝇围绕的脏乱景象,村子到处干干净净。

  留住乡村的水清岸绿,根本上还要从污水治理上找出路。为解决污水乱排乱放问题,夏庄村建设了这个日处理污水50吨的处理设施。该污水处理设施利用A/O工艺,通过“四步”曲,把污水变废为宝,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一是收集。每家每户门口都建有一个小型蓄水池,对每家的生活污水进行即时收集,并进行第一次沉淀。二是汇总。各户村民门前的小蓄水池污水收集完毕,经过特殊的地下水道,全部集中到一个大蓄水池里。三是过滤。连着大蓄水池的是三个过滤池,当蓄水池的污水达到足够的水量,池内污水就会自动流入大型鹅卵石、小型鹅卵石、细沙石三个过滤池,直到污水变成净水。四是还田。过滤后的水流到农田,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高楼村按照市、镇的统一部署安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并着力构建乡风文明,统筹推进物美人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尤其聚焦生态宜居,不断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提前完成破旧房屋治理。同时,着重在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上下功夫,在新铺设硬化道路、新增高标准垃圾箱、绿化、新装路灯、美化墙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绘制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环境保护、廉政文化、脱贫攻坚、敬老尚俭、移风易俗等为主题的彩绘及文化墙。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配套完善环卫设施,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对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作业作了详细规范和要求:垃圾不过夜、道路整洁、全村所有保洁员在路面清扫……如今,走进该村,家家户户门前都设有垃圾桶,瓜果皮、烂菜叶、旧电池、塑料袋等垃圾分类进桶,或用于沤制有机肥料,或被统一运走……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大大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道路提升的基础上,该村还高度重视全域保洁、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同时,扎实开展“厕所革命”,211户群众用上了无害化卫生厕所,补齐了生活品质短板。

  享有“全国文明村”这一金字招牌的陆楼村,“厕所革命”推进亦首当其冲。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大力实施“六化九改七牵手、一规一园一长效”举措,为群众营造一个清洁、舒适、文明、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与此同时,把改厕作为“九改”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早在2014年,该村作为永城市试点率先进行改厕,全村286户村民中(长期不在家17户)改造双瓮漏斗式厕所250户,2018年改厕19户,改造升级189户。

  在“厕所革命”中,该村通过党建大喇叭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厕带来的诸多好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改厕,逐步实现全村改厕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村干部带头改、党员带头改、村民代表带头改。“党员带头加上依靠群众,将改厕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杨永奎告诉记者。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北宋词人秦观在《行香子》中描述了人们心中向往的村庄。如今,苗桥镇高楼村正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村庄。

  白墙红腰带的院落充满了田园气息,进入后院,洁净的卫生间映入眼帘,荷花图案的门帘颇为雅致,厕所内贴有蓝白相间的小瓷砖,蹲便、垃圾桶、厕纸等一应俱全。“以前上厕所那是嗅不得、蹲不下,现在是没异味又干净。”12月1日,演集镇陆楼村村民付朝近指着自家后院的一大片菜地笑着说,“我家的厕所没有一点臭味,发酵后的粪便还可以当肥料。”

  走进芒山镇夏庄村,村庄环境优美、道路干净整洁。在村庄最南边,一片鲜绿的植物映入眼帘,掩映在植物下的就是这个村的生活污水生态净化设施。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