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记者的镜头时,王海照例戴上了墨镜。作为“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从2000年开始全心经营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债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调查和顾问服务,为消费者及生产厂家无偿提供维权知识和维权指导,并通过网络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和各种警示信息。多年间,王海还发起了起诉网通要求提供市话清单、起诉移动网络公司要求取消漫游费、月租费等公益诉讼,参与成立NGO组织——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为社区发展提供法律指导和相关培训。 按照杨连弟的说法,王海已经发展到了打假者的第三阶段,完成了一个颇为华丽的转身。 对于个体职业打假人,王海认为,其管理风险的能力、可持续性都不确定,消费者维权更多的还需要政府、需要立法来推动。今年两会,王海通过人大代表提交了3项立法建议,如为消费者设定维权的基准赔偿,给赔偿一个起步价,避免消费者赢了官司赔了钱,也避免经营者通过极低的投诉率获得暴利;建议建立罚款分利制度,把罚款交给举报人,交给受骗的消费者,不能让罚款变成公务员的福利,更有效地监督执法单位秉公执法;建议赋予消费者组织可以代表不特定消费者提起诉讼,以消协代表众多消费者起诉,以增加经营者违法的风险成本。 3·15期间,王海想要呼吁的,是消费者要力所能及地进行维权,“打官司要付出成本,你的维权成本可能要大于你的维权收获所得,但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公民责任,不能忍气吞声,不要怕赢了官司赔了钱。输了官司也没关系,消费者维权需要我们自己去推动。”(记者史册实习记者邱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