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是我市老牌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陶瓷产业一贯的生产方式是走出低谷的必经之路。丰南区惠达住宅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整体浴室”基地项目的落地,一改陶瓷产业新的生产模式,为陶瓷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惠达住宅“整体浴室”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整体浴室”科技创新基地,首期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配套建设先进的实验室和检测设备。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整体浴室15万套,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3亿元,安排就业450人。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唐山港集团京唐港区智慧集装箱码头项目是列入省市的重大产业升级工程,项目于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港口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8.94亿元,由唐山港集团建设,占地969亩,堆场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个7万吨级和1个3万吨级泊位。7万吨级、3万吨级泊位结构分别按靠泊10万吨级、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集装箱涉及通过能力120万标箱。该项目是我国继厦门远海、青岛港、上海港之后的第四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融合了国际最先进成熟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软件系统,最终实现装卸桥、堆场无人化、智能化、清洁化的全新绿色港口模式。通过加快建设港口智慧物流生态陆地集疏运平台,“水运快车”船货平台、网上业务大厅、数字化成品库房、生产智能化系统等,更好地适应集装箱船舶国际化、大型化、专业化、高端化的需求,持续占据行业领军地位。 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钢铁产业规模优势,位于玉田县经济开发区的前进集团玉盛集装箱公司年产15万集装箱项目,占地170亩,总投资10.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研发办公楼等,购置生产设备285台(套),计划于明年底投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国际标准集装箱10万标箱、特种集装箱5万标箱,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可安排就业460人。 现有的市眼科医院已满足不了患者的就医需求。新眼科医院项目占地面积34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医疗综合楼、附属用房、设备用房及配套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床位增加至500张,就诊住院床位较原来提高1倍,日接诊能力由原880人次增至2000人次,并在现有眼科专科基础上,扩大口腔、耳、鼻、喉等专科规模,达到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水准。可进一步扩大服务辐射范围,形成以医疗诊疗为基础、健康服务为拓展的完整健康服务体系。与北京同仁医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眼病中心、北京大学眼科中心等国内高水平医学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定期选派学科骨干赴北京、天津等各大三甲医院研修专业技术,积极参加和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让我市人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京津乃至国际水平的优质服务。 遵化市项目建设不仅建设速度快、项目储备多、项目体量大,而且项目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今年新开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达到32个,占总数的27.8%。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11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家,特别是被列为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中科博联(遵化)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已取得70多项国家专利。 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乐亭县唐山东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7.9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新能源材料及其配套建设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煤系制针状焦技术,生产针状焦及超高功率锂电池负极材料,对加快该县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沽管理区不断加大益众装配式住宅、北方商用厨具、正邦生态循环农业、环渤海家具园等产业的提升进程,发展壮大环渤海汉沽家具园产业基地、商用厨具产品生产展销基地、动物生产饲料生产基地、制冷设备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省级农业示范基地、综合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8大基地建设。落户于汉沽的河北恒雪制冷装备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将于明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制冷设备300套、库板1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我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观摩活动侧记 民生工程亮点频出 在古冶区平台子村,这里村容村貌清新怡人,房前屋后贴有清洁能源宣传的标语。高新区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的“电代煤”改造,在这里持续发挥着环境效益。该村参加“电代煤”改造的村民介绍,以前一直烧煤取暖,每年冬天来临前,家里要准备三四吨煤,起早睡晚的伺候炉子不说,弄得到处都是煤灰污染了环境,还提心吊胆担心煤气中毒。如今用上了中节能(唐山)公司生产的石墨烯节能速热电采暖炉,彻底告别了烧煤取暖。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专业从事环境监测仪表、清洁供热等高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大气污染减排、环境监控与大数据服务。高新区积极为企业讲解优惠政策,对接合作伙伴,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不仅立足唐山,还逐步拓展了京津冀和华北市场。目前,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在唐山高新区建设了以石墨烯为核心技术的“电代煤”生产线,已经批量生产,年产“电代煤”设备5万台套。此外,还将位于北京昌平的环境仪器生产基地搬迁到了高新区,完成了产能转移,成为高新区乃至唐山市又一支柱性企业。 高新技术异军突起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杜庆君 赵志远 孙美)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10月9日至11日,全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观摩活动,各县(市)区涉及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升级、民生领域的39项重点项目,作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的重点项目建设的代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奉献上了累累硕果和丰收的喜悦。 迁西北岸新区现代文化教育基地项目是该县在新城区着力打造的现代教育文化中心。该项目占地550亩,建筑面积12.38万平方米,总投资5.08亿元,主要建设文体中心、时代文化广场、北岸新区现代化综合校区及洒河路、核顺街、还乡河路、栗丰街等基础设施。服务半径2.5公里,涉及东湖湾、百合花园、碧桂园天玺湾、高顺商住、盛泰家园及旧城、龙王庙回迁安置区等7个住宅小区及周边乡镇,覆盖人口近6万人。该校区占地50.85亩,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主要建设36个班寄宿制第四中学、36个班寄宿制北岸实验小学和12个班幼儿园及相关附属设施等。该校区计划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可容纳中、小学生3900人,幼儿360人,不仅解决北岸新城学生就近入学问题,也将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市新眼科医院项目、路南新体育中心项目、滦州市医疗养老健康产业园项目、到古冶区金山三期震后危旧平房改造项目、丰润区北部城区棚改集中安置项目、迁西县北岸新区现代文化教育基地项目等,民生工程项目占据了第三季度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