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一条入户路,养一群猪鸡鸭,种一分菜园地”,戴自弦从呷姑洛吉村摸索出来的“三个一”得到县里认可,全县推广。呷姑洛吉村有望今年脱贫,贫困户即将告别土房,搬入山下的新居。 “他‘迷途知返’,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几天,戴自弦接到彝族青年甲八木机的电话,请他帮忙说情,想重返扬州洪泉实业公司上班。 将心比心融得进 在凉山州外事侨务办公室连续6年考核优秀的宋尚智,现任普格县果吉村第一书记。“改户口、办低保、写申请……这些都是第一书记在村里经常碰到的事。彝族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名字大都是4个字,上户口时有写错。” “我经常跟老乡说,要把孩子送进学校,把他们送出大山。”力推幼教点建设的李文春,两年前被提拔为副乡长。 经考核被评定为表现优秀,宋尚智已被提拔为共青团凉山州委副书记。 在凉山,“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换盐巴钱”的轻商观念,“以酒当茶,杀牲待客,好要面子”的传统习俗,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尚未被彻底根除。为治愚扶志,第一书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彻底解决“精神贫困”,仍需久久为功。 陈真林的这一举动,招来很多人不解。“好不容易从农村调到机关,又要去村里,脑袋‘进水’了?” 戴自弦牵线搭桥,洪泉公司负责人实地察看,亲眼看到昭觉的贫穷后,决定3年之内从昭觉招工3000人,到公司所属的成都新津等生产基地务工,主要干氧焊、切割、打磨。戴自弦参与了劳动合同的谈判。“体检、培训合格后,合同一签3年,包吃包住。第一年每月工资3000元,第二年4000元,第三年5000元。” ——来自四川凉山州昭觉等县的调查 “你是第一书记,那我只能是第二书记了。”陈真林第一次到村里,当了25年村支书的阿西木呷的“欢迎词”,让一腔热情的他感到有些凉凉的。 便民桥就是连心桥。看着桥梁主体落成,阿西木呷竖起大拇指:“你这个第一书记确实比我这个第二书记有能力。” 对于那些从凉山州外来到这里的第一书记,“云端上的村庄”之贫穷刺痛了他们,让这些年轻干部近距离触摸到贫困的角落,对基层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脱贫攻坚主战场,就是检验、发现优秀干部的第一线” 不是所有的第一书记都像陈真林适应得这么快。怎么做群众工作,怎么做贫困群众工作,尤其是怎么做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工作,是让许多第一书记抓耳挠腮的一道难题。 在呷姑洛吉村,幼教点是最先启用的扶贫项目,也是最好的建筑。在老师孙子拉古的带领下,11个孩子唱起汉语儿歌,清脆童音在彝寨回荡。 唐荣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他曾经将花椒苗分给村民种,过几天去检查,发现有个别村民只是应付,连坑都没挖,用小石块支起花椒苗。目前,呷祖居坡村花椒基地已达200亩。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村里又从汉源运来1万株花椒苗。 2015年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昭觉县委宣传部一时抽不出人,领导跟他说:“你先去顶一下。” “老百姓不愿围起来,我就想了个招,围好的,免费找我领种子;没围的,你种了也是白种,不给种子。”戴自弦狡黠一笑,“这招还挺灵。” “俄木优尔常年在外务工,会说汉语,但一坐到车里就闷着,有时他和村组干部用彝语说话,却从不和我说。”宋尚智说,“户口办好后,他主动用汉语和我交流,聊聊务工情况、家庭困难。” “离不开驻村工作队合力,少不了干部群众给力” 凉山州,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上世纪50年代,凉山实行民主改革,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发展相对不足,住房、道路、产业等看得见的贫困,与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诸多问题交织叠加,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且均为深度贫困县。 第一书记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任期就是两年。怎么办?“只有坚持!走村入户和群众围坐在火塘边,坐在小板凳上,和他们一起聊天,慢慢就能听懂一些彝语。”张翼说。 在大我与小我之间,在得与失之间,每位第一书记内心都有过权衡。 不仅是阿西木呷,连村民也嘀咕:“什么是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是干啥的?”“该不是来夺权的吧?”“这么年轻能干啥?” 一大早,记者随戴自弦从昭觉县城往村里赶。30多公里山路全是碎石路,重车碾压后的路面坑坑洼洼,坐在越野车里不时被颠起来,戴自弦戏称,“这是能把身体里结石颠碎的‘碎结石路’。”
不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受累又流泪。四川去年出台关心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2条措施,明确今后新提拔进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班子的,优先考虑有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每年从第一书记中定向选拔一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录一批乡镇公务员。 3年的第一书记工作经历,让张翼对做群众工作初窥门径,他也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提拔为县人大人事代表工委主任。 在金阳县委统战部工作的李文春,被派驻到德溪乡李子坪村任第一书记。2015年之前,6个村民小组都没有幼教点,现在这个2056人的村建成4个幼教点,全县少有。 离开公司后,甲八木机辗转多处打工,都不如在洪泉好,于是向戴自弦求助。“这个忙我愿意帮。”戴自弦说,这月还要送去第二批,村里有7人。“只要保证一人就业,就有望全家脱贫。” 对第一书记,四川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综合所驻村脱贫攻坚成效,对其在岗履职、完成目标任务、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戴自弦最近被提拔了,由昭觉县委宣传部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2017年,呷祖居坡村通过脱贫验收。此前,唐荣也已由凉山州食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副科长升任正职。 “一到晚上,村民喜欢围着火塘跟我聊天。时间一长,他们有什么困难、意见,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戴自弦住进呷姑洛吉村,也走进了困难群众心里。 陈真林出身农家,家里兄弟姊妹5人只有他跳出了农门。参加工作后,他在一个彝族村教学点当了5年半老师,后考进普格县委办公室做文秘。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农村的落后和乡亲的艰难。县委办选派第一书记时,他主动报名。 戴自弦被派到塘且乡呷姑洛吉村时,已年过四十,属“大龄”第一书记。 派最能打的人!几年来,四川凉山选派2072名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至今,共有377名第一书记被提拔重用,他们大都已是第二个任期。
+1 此后,陈真林又协调资金,硬化了4公里通村通组路,解惹村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