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地产影响,不少家居建材企业销售不乐观,甚至出现转让或者关门现象。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企业想要得到发展,不仅要认识自己发展中的不足,还要进行转型升级。 家居建材吹冷风 记者走访商洛家居建材市场发现,家居建材市场人流量比较少,店门比较清静。一位自称姓刘的沙发店老板前几年生意很好做,基本每天来看家具的人很多,每天都能卖出去最少一套家具,从去年到今年生意很难做,每天看的人少买的人更少。有几家外地的销售商已经撤柜了,我们这些当地的还在打着保卫战。” 而在包头建材城,不仅商家说“今年生意不好做”,连油工都降低价格揽活。在金荣建材城一家正在搞“全场打折促销”活动的壁纸店里,老板娘向记者抱怨“今年的生意不好做”。“现在都做成明价了,利润十分低,尽管如此今年生意还是不太好。”在昆区少先路包钢医院附近的一家木门店,老板刘女士向记者表示。 和建材商直接挂钩的家装公司也普遍感到市场冷风。乐屋装饰总经理钱明发也直言上半年的形势“不是很好”,“整体咨询量差很多,交房数也差很多。”受访的业内人士总体都认为形势不好,只是程度的差别。 而从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发布的三四月份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BHI指数来看,虽然这两个月的景气指数都在上升,“人气”也在持续上升,但两个月的“购买力指数”都在下降,其中3月份的“购买力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2.63点。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分析,这意味着购买者“看多买少”,持续观望态势仍在扩大。 企业需认清自身不足 今年家居建材市场随着各方成本压力,比往年要更为严峻,一方面由于大环境因素下家居市场本来就不乐观,市场的消化能力已经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则是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家卖的产品材质基本上相同,只是外观不同。因为同质化,产品的流通速度放慢,反过来又影响了产品的更新速度,还会让商家们饱受库存的积压,甚至会让某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面临倒闭。 家居建材企业存在模仿跟风现象,整个市场的品牌太多太杂,产品设计缺乏个性,这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随意的跟风不但会搅乱有序的市场竞争,而且在市场萎靡不振的环境下,根本无法消化大量同质产品。企业在发展的时候,需认清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品牌缺乏、还是原创设计缺乏、还是品质服务缺乏,都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整改,调整策略。 家居建材转型的方向 一、O2O是家居电商转型趋势 对家居建材企业来说,“O2O”是未来企业往电商转型的一个趋势。通过电商手段,消费者很容易就可以收集到各类合适的产品。在电商发展的基础上,传统专卖店的功能一定会更全面。 二、复合型流通渠道将继续存在 在未来,复合型的流通渠道将会继续存在,传统的消费市场也将继续存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会给传统渠道带来变革。而随着竞争的愈演愈烈,价格手段将会成为武器,加速行业的洗牌。而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将会被压缩。 三、精细化品牌时代来临 目前家居建材行业的品牌管理还是传统的“粗放式”,而未来必然是“精细化”的品牌耕耘。而家居建材品牌的发展趋势,在规划品牌结构的时候战略性不强,甚至有些品牌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我认为,只有企业的实力足够强,才可以发展多品牌战略,并且实现多品牌之间的相互协调。 以行业现状来说,现在的家居建材企业品牌都是共性为主,缺少个性化的品牌。在管理品牌方面的经验还没有成熟,对于品牌所承担的消费群没有细分,企业对市场不了解,都是为了品牌而“硬”做品牌。 四、定制家居是方向 对于未来市场的方向,“定制家居”会是一个方向。在消费方式和消费形态上,市场依靠家装公司的整套方案会越来越高,因此相似的规模化定制,便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相对个性化是目前市场比较容易实现。但无论定制与否,在未来家居建材企业还需要经典的产品。现在市场上都是“杂牌军”,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有原创能力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