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8月16日发布建筑材料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事件:8月14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7 年 7 月国内经济运行数据。 1-7 月水泥产量13.26 亿吨,同比增长0.2%,较前值回落0.2 个百分点,7 月当月同比减少0.9%。 1-7 月平板玻璃产量4.79 亿重量箱,同比增长4.6%,较前值回落1.2 个百分点,7 月当月同比增长3.2%。 1-7 月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1831 亿元,同比增长13.8%,较前值回落0.1 个百分点,7 月当月同比增长13.1%。 点评: 地产数据全面下滑,但补库存需求下投资或能维持平稳。投资方面,1-7 月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较前值分别回落0.6 个百分点和2.6 个百分点,其中地产投资单月增速仅4.8%,预计土地购置费仍有较快增长而建安工程明显放缓。尽管投资和新开工表现不佳,但单月土地购置面积延续较快增长,较上月加快2.3 个百分点,显示地产商客观上存在补库存需求,预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后续投资表现。此外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支撑明显下降,或也反映金融机构对地产趋严的监管态势。销售方面,30 个大中城市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34.5%,较前值下滑1.0%,30大中城市以外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26.9%,较前值下滑2.5 个百分点。在地产周期与政策限量的影响下,中长期地产销售的下行周期可能尚未结束,但在三四线棚改等去库存政策的支持下,地产销售的断崖式下跌短期内或难现。 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新开工继续上行。1-7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7%,较1-6 月回落0.1 个百分点,7 月单月增长15.8%。相比地产数据的快速下滑,基建投资增速处于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对整体投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特别是1-7 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9%,增速连续5 个月上行,7 月中央项目投资也出现明显回升,预示后续投资增速大概率能够维持平稳。我们仍然维持全年基建增速与16 年相当的判断。 高温、洪涝因素下水泥需求表现疲软。需求方面,1-7 月全国水泥产量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是高温、洪涝因素以及投资回落影响所致。库存方面,在淡季多重因素导致出货不畅以及错峰生产落实较慢的背景下,7 月底全国平均达到66.7%,较上月底上升1.5 个百分点左右。价格方面,需求端的萎靡和库存的抬升导致全国水泥均价继续下滑,7 月单月回落约6 元/吨。但上周水泥价格已经基本止跌,其中华东区域在需求良好的回暖趋势下较多地区库位已降至50%附近,为后续旺季价格的推涨奠定基础。 淡季因素下玻璃市场表现平平。6 月以来受天气因素影响,玻璃的仓储、运输以及下游需求均受到明显影响,7 月单月玻璃产量同比增长3.2%,较前值回落2.2 个百分点,现货市场价格表现也较为低迷。尽管当前玻璃价格已有试探性涨价,但实际终端需求尚未明显启动,价格的上涨依赖于后续冷修点火产能的增长。 消费建材景气维持。1-7 月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增速依然维持在较快区间内。装修的时滞效应下短期消费建材需求预计仍能保持平稳,但随着地产销售下行周期的延续,后续增速也面临一定的回落压力。 投资建议: 中线继续看好水泥的进攻性机会。临近旺季,上周水泥价格基本止跌。受前期淡季停窑影响,上周库存开始下降,特别是华东区域,需求逐步恢复情况下较多地区库位降至50%附近,预计后续旺季来临需求环比走高价格将上涨,受北方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影响,下游粉磨站提前加大熟料库存,有望放大旺季涨价幅度。中期去看,环保、协同等多重因素下水泥控产量将成为常态,供给恶化带来的价格滑坡概率不大,而在地产补库存背景下需求将较为平稳,预计水泥盈利水平稳中缓慢向上。短期立足配置,中期继续看好水泥的进攻性机会,推荐标的:祁连山、华新水泥、海螺水泥。 玻璃:跟踪后续冷修点火产能的增长。继上周北方试探性涨价,本周华东、华南地区玻璃价格也出现上涨,同时库存环比也下降,主要因旺季临近下游贸易商加大补库存,终端实际需求尚未明显启动。今年以来玻璃价格高位震荡,库存天数也较为平稳,金九银十需求环比走高能否推动库存下降、价格上涨依赖于后续冷修点火产能的增长,可关注旗滨集团。 消费建材:把握品牌集聚趋势,建议关注龙头和改善性品种。行业具有产品升级慢、优质渠道稀缺等特性,意味着中期去看品牌集聚是趋势,龙头具备优秀的成长性,继续推荐伟星新材、北新建材。龙头估值提升后,经营确定性改善的小市值品种短期机会更大,继续推荐帝王洁具、友邦吊顶。 风险提示: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
- 上一篇:建材: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荐7股
- 下一篇:建材:京津冀环保攻坚 荐11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