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拆除建材市场筹建农民公园 通讯员刘飙志宇记者胡俭 宁启铁路横贯扬城北郊的城北乡,铁路以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新城品位日益凸显;铁路以北,聚集着大批违章棚户,盘踞着多家建材市场,环境问题突出。“263”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北乡投入2000多万元,突击开展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下沉城市执法管理队伍,环境卫生状况与城市管理水平同步提升,城乡统筹逐渐凸显“城是有品质的城,乡是有韵味的乡”。 集中整治城乡接合部环境 扬子南路原称“扬菱公路”,曾是扬州通往高邮菱塘的县级道路,自2002年瘦西湖路拓宽改造后,昔日的交通要道逐渐破损,沿线的市场、商铺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从铁路桥到槐泗河一段路,不足2公里,早晚交通高峰期成为人车混杂的马路市场,“脏乱差堵”现象令群众苦不堪言。 去年10月,景区和城北乡在前期道路硬化、绿化投入400万元的基础上,又投入400多万元拆除违建棚点、清理下水道、布展文化墙……扬子南路的北段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而临近铁路的扬子南路南段仍聚集着大批违章棚户,盘踞着多家建材市场,如沙石堆场、钢模出租、废品收购、砖瓦钢材等,外来人口集中,环境问题突出。今年5月中旬,被“263”专项行动曝光。 一场城乡接合部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在烈日下拉开大幕:景区、城北乡两级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专项资金,拆除47户违章棚户,搬离占地2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清除垃圾杂物850吨,扬子南路片区环境大为改观。 有人粗略算了一笔账,上世纪90年代,村组以场地出租的形式引进培育各类建材市场,10多年来,集体租金获益200多万元,而连续三年环境整治累计投入高达2000多万元,农村粗放式经营给大家上了深刻一课。 30个养猪场悉数搬迁 位于槐泗河附近的龙马养猪场占地10多亩,当年作为多种经营项目引进,因位于槐泗河生态敏感地带,如今划入生态红线禁养区,乡村干部登门做工作,帮助消化存栏生猪,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养猪场搬迁拆除,进行场地平整,即将栽种林木,进行生态修复,至此该乡近30个养猪场悉数搬迁,完成畜禽整治任务,再无恶臭扰民的烦恼。 治理城乡环境如何常态长效?城北乡加强源头监管,防止村组擅自租赁集体土地;在每个村和社区设立城管中队,专业队伍驻守巡防,防止整治回潮;建材市场旧址新砌围墙,土地平整后栽种花木、增设健身设施,将其变为农民身边的健身休闲公园,目前进入规划阶段。 城北乡党委书记陈福新说,城北乡虽然不在景区核心板块内,也要扮靓城市风景,按照“经济强乡、文化兴乡、民生安乡”战略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大幅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景观品质,让城成为有品质的城,乡成为有韵味的乡。 责任编辑:syz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