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煤炭、运费及各项原料成本的持续猛涨,瓷砖涨价的呼声此起彼伏,截止目前,瓷砖涨价仍在继续,成为陶企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2017开年后,环保风暴席卷全国,大量瓷砖生产线被要求停产和延迟点火,部分产品产能因此供应不足。 在这两大因素影响下,各产区涨价通知单漫天飞扬,多数产区自去年来经历了三轮以上的调价,个别陶企甚至半年内调价6次。据本报记者日前调查了解,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高安、夹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临沂等产区,产品价格累积上涨幅度普遍达到10%~20%,部分热销产品,涨幅超过20%。 成本上涨仍在持续,陶企涨价亦仍在进行。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据往年惯例,预计5月底6月初,市场就会转入淡季,陶企库存再次攀升,价格上涨势头或将被遏制和回落。 砖价涨幅远低于各项成本涨幅? 微利时代,陶企成本上涨仍在持续! 自2016年8月份以来,煤价与运费率先开启“涨价模式”,随后涨价大潮滚滚而来——随环保政策的大幅收紧,各大原辅材料都被裹挟进入涨价大军,紧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链,自上而下,剧烈影响下游行业的波动与震荡。 据陶企透露,煤炭、钢铁、化工原材料价格涨幅尤为明显。其中,广东地区煤价已从去年低谷时期的500多元/吨一路上行,狂飙突进,如今已攀升至每吨售价1000元以上。依此涨幅,以一条生产线每月用煤量2000吨为计,按现行的市场价,煤炭每吨上涨500元,每月生产成本将增加100万元,一年按10个月的生产周期计算,每条线年生产成本将增加1000万元。 纸箱采购成本的增加,也给陶企带来不小压力,据广东陶企介绍,去年低谷时期,纸箱价格仅为2.5元/个,而现在已经涨到3.7元/个,涨幅达到50%。“以一条日产能为16000m2的地砖生产线为例,每天的纸箱使用量为8000个,仅纸箱一项,一条线一个月的成本就增加30万元。” 除此之外,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色料、片碱等原料成本亦大幅持续上涨,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创近五年来新高。这反映到瓷砖生产上,便是漫天飞扬的涨价通知。 据本报记者了解,自去年10月份开始,瓷砖涨价消息即已在业内疯传,到目前为止,多产区陶企已完成两三轮价格上涨。但陶企均表示,尽管厂家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但调整幅度远低于各项原料涨幅。 多位广东陶企销售负责人表示,广东陶企的品牌化运营较为成熟,品牌的特性是价格稳定,因此无论生产成本如何波动,广东企业的价格体系都相对较为稳定,但在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下,也有陶企开始动摇,“开年来,我们的产品价格上涨了5%”。有广东陶企向本报记者表示。 而更多陶企则通过产品的推陈出新缓压。“我们今年推出的瓷片新品,价格对比原有产品高出30%。”佛山一家知名瓷片生产企业营销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尽管新品售价较高,销售压力较大,但在成本上涨压力下,这也是无奈之举。 高安:产品价格同比普涨,抛光砖、瓷片涨幅达20% 开年至今,泛高安产区相当部分陶企反映产品缺货,尤其是抛光砖和瓷片排产紧张,一方面,由于近两年抛光砖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没有利润空间,导致厂家纷纷改产抛釉砖;而瓷片亦连续两年未增新线,导致这两大品类产品出现缺货情况。 产品脱销,也让价格水涨船高。据悉,仅开年至今,泛高安产区就已经有企业连续发出了两轮调价,部分企业甚至是第三轮调价。 奥巴玛陶瓷营销总经理王备荒此前对记者坦言,产品涨价更多取决于市场的供需情况,成本上涨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今年开年市场情况普遍较好,很多厂家的库存量也大幅减少,让企业能够真正上涨产品价格。 去年下半年来,随煤炭、原材料以及物流价格上涨,泛高安产区大部分企业开始对产品价格进行上调,然而受去年市场销售压力较大影响,仅抛光砖、瓷片以及仿古砖等品类产品价格真正实现了小幅上涨。尽管从去年8月底到春节放假前,泛高安产区先后发起了三轮涨价潮,但更多时候是雷声大、雨点小,总体处于稳中略升状态。 据记者了解,以800×800mm规格普通抛光砖为例,去年6月份高安产区均价为12元/片,部分厂家甚至低于此价格在售,但到去年底,同等规格抛光砖价格均价上涨到12.5-13元/片,而到今年开年后,价格再次上调,目前大部分厂家的价格在14元-14.5元/片以上,涨幅达到20%。 抛光砖生产线急剧减少,导致产品供应紧张,再加之成本上涨,是抛光砖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 瓷片“身价”同样大幅上涨。王备荒告诉记者,以300×600mm规格普通喷墨瓷片为例,去年第一轮涨价前,相当一部分企业价格在2.6-2.8元/片之间,即使去年发起了几轮涨价,但受销售压力影响,执行的企业并不多,并且涨幅也仅在0.05元-0.1元之间,但今年开年后,大部分瓷片厂家开单价均达到3元/片。 全抛釉作为近两年泛高安产区主流产品,不仅生产线快速增长,新窑、大窑在今年也将进入新的发展规模。当前泛高安产区抛釉砖生产线已近40条,产能的扩大给该产品价格带来激烈的竞争。据悉,去年上半年高安产区800×800mm规格全抛釉均价还处于18元/片,金刚釉22元/片,然而即使面对成本上涨压力,抛釉砖价格仍然急剧下滑。截至目前,高安产区全抛釉价格仅为17元/片,而金刚釉价格亦低于20元/片。 “即便如此,抛釉砖产品相比抛光砖系列,不仅拥有较厚的利润空间,也有较大的调价空间,这是很多企业改产或者扩建抛釉砖生产线的主要原因。”华硕陶瓷营销副总经理黄晨子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了抛光砖、瓷片、抛釉砖等系列产品价格体系有明显变化;其他小地砖、西瓦产品价格相比去年也有小幅度上涨;外墙砖产品近两年产能增加不大,价格相对最为稳定。 自去年下半年成本上涨后,外墙砖产品价格也有所上调,但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外墙砖市场销量萎缩,产区内一些外墙砖生产线纷纷改产为西瓦、薄板等品类。 夹江:节后两次大规模调价,各品类涨幅均超10% 瓷砖价格上涨是开年后行业一大热点,而且随着各类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带动了瓷砖价格上涨的持续,以夹江产区瓷砖价格为例,今年春节过后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调价,各类产品涨幅均已超过10%。 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春节过后产区环保大整治,导致大面积生产线未能及时恢复生产,造成瓷砖供应紧张,所以陶企在去年年底公布的调价基础上再次上调砖价,从而引发了开年后首轮涨价风潮。紧接着夹江政府发布《关于陶瓷企业停止使用煤气发生炉的通告(夹府通〔2017〕2号)》,要求夹江境内所有陶瓷企业煤气发生炉必须在6月30日前全部停止使用,从而再次引发产区瓷砖价格上调风潮。 据了解,首轮价格调整,只是让原本触底的瓷砖价格恢复至正常合理价位,而第二次价格调整则是从合理价位上调至与市场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