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作家具使用雕刻和镶嵌艺术手法,不加漆饰,让木材本质裸露在外,是其独有的特点。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冯静 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架构运用在广作家具上,更显柔美。 广作家具在雕刻、打磨工艺上,要求特别高。 红木家具的打磨工具——蜈蚣刨。 红木家具的雕刻工具。 兴于清朝、流传于近代、影响了“京作”特色的广作家具,可以说是和当代红木家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支流派。从诞生的年代起,在“西风东渐”的风潮下,广作家具以创新、多变的优势,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流派的特点在审美趋势日益多元的今天,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有人戏称,广作家具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即在吸收多元文化的过程中,其他家具流派甚至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都可以被广作吸收采用,这种开放、包容、融合的特性,在材质、工艺以及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让广作如今成为红木家具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力量。 【材料】 “红木”发源地 新材料最前沿 提及“红木”二字的由来,不得不提到当代“广作”对如今红木家具市场的贡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家具一般以木质称谓来命名家具,例如榉木家具、花梨家具、紫檀家具等等。据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邓雪松介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外贸部门开始进口酸枝木,成了多个家私制作工厂,制作酸枝木家具出口创汇,并且用“酸枝家私”作为出口商品名称。因为酸枝木颜色发红,在民间当时也有将酸枝木称为老红木的习惯。 据广州文史馆的记录,上世纪60年代,受当时政治热潮的影响以及民间将酸枝木称为老红木的客观情况,主管家具进出口的外贸部门正式将“酸枝家私”改为“红木家私”,这个名称也正好与杂木家具的“白木家私”相对应。在这个时候,红木家具的称呼仍然是对应酸枝木家具这种材质,而不是一个泛称。 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尤其是在广东地区,民营家具制作企业先后出现,受到利益诱惑,开始有人将坤甸木、菠萝格木,甚至桉树杂木,做成红色,一律以“红木家具”名称出售。这种以色彩来命名材质的方式,给当时的市场带来了材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乱象。正基于此,国家标准《红木》、行业标准《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等标准应运而生,界定五属八类三十三种木材属于红木范畴,“红木家具”由此成为一个泛称。其中,美联家私等多家广东企业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制定,并且,有关红木家具的材质标准也率先被广东诸多企业倡导开来。据美联家私副董事长张文海介绍:“从当时的行业情况来说,新国标的出台无疑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规范化,出台之后,也需要行业领先企业带头去执行。当时美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选择、标注家具用材,并且在销售过程中引导消费者认知和了解。可以说,由于广东地区红木企业发展最早、整个产地规模也最先发展起来,对于标准有着很强的认可度,也逐渐影响了全国消费者对材料的认可。” 【看今朝】 广东成特色材料加工基地 至今,广东省作为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最大的产业生产基地,也是红木材料、红木家具半成品、红木家具批发及零售的集散地。通常,红木材料进口地区也擅长加工红木,而广东省的红木进口总量在各省市中位列首位,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的红木材料进口以及加工基地。例如深圳观澜镇,红木原材料经营户一般通过香港进关,市场上以较为高档的红木材料为主;中山大涌当地企业多生产现代实用和古典结合的款式,用材除了红酸枝、花梨木等,来自非洲以及南美洲的珍贵硬木例如黑檀、红檀也比较常见;在江门以及台山等地,仿古家具为主,多使用红酸枝和花梨木,成为地方特色。 【工艺】 装饰工艺影响深远 广作家具的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装饰工艺上。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介绍:“广作用料粗大充裕,讲求木性一致,大多用一种木料制成,装饰花纹雕刻深峻,刀法圆熟。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也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据考证,在北京兴建的圆明园,其中就有不少建筑从形式到室内装修,无一不是西洋风格。为装饰这些殿堂,清廷每年除从广州定做、采办大批家具外,还从广州挑选优秀工匠到皇宫,为皇家制作与这些建筑风格相协调的中西结合式家具,以中国传统工艺制成家具后,再用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装饰西洋花纹。这种西式花纹,通常是一种形似牡丹的花纹,即我们现在常见的“西番莲”。此外,家具上也多出现雕刻和镶嵌的艺术手法。此外,不加漆饰,让木材本质裸露在外,让人一看便有实实在在、一目了然之感,也是广作家具独有的特点。正因如此,广作家具在雕刻、打磨工艺上,要求特别之高。即使在如今的红木家具生产工厂中,打磨工序仍然单独由人工完成,保证家具的质感。 在一定程度上,广作的工艺特色也影响了京作流派的艺术特点。早期的京作家具由造办处制作,当时造办处集合了从广州、苏州等地征调的工匠,广作家具的造型艺术被保留下来,这些家具至今在圆明园等场所有所保藏。 【看今朝】 让红木走上“大生产”时代 受现代木工机械与刀具发展的影响,现在的红木加工企业也已经引进了一部分加工机械。即使是雕刻工艺,也可以通过雕刻机完成。机械的使用在不影响家具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整体生产的失误,让高效、精确生产成为可能。现代科技的运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针对大众而言,红木家具的价格也变得亲民。 以广东大涌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木材干燥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红木家具生产中蒸汽窑干燥技术应用加快,微波、真空干燥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以现代干燥技术,带动了企业竞争实力。如今,中山大涌的企业大部分采取“全国加盟”的形式,高效的生产工艺,让品牌布局全国市场成为可能。 【设计】 新式生活下的新需要 在清朝末期,作为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广作家具在家具品种上也有诸多创新。这来自“西风东渐”的影响,也来自当时生活方式的变化。 |
- 上一篇:罗玛家具打造东莞版“宜家”
- 下一篇:盘点7大坑爹的家具设计 快看看你被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