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饱蕴着黎族妇女的创造才能和艺术造诣,其图案中呈现着黎族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而据记载,黎单、黎幕在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 张志扬介绍,中国举世闻名的与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有两条,即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印度洋、波斯等商船,每年来往商船避风、补给的场所,海南岛盛产的热带土特产引起人们的重视。当时,海南岛输出的主要是沉香、花梨木、槟榔、椰子、赤白藤、黄腊、高良姜、苏木、吉贝、水晶等。 海南岛从西汉中央封建统治设郡开始,直至清封建王朝的灭亡,除时因封建中央统治的者的“怀柔”政策而免,海南岛一直实行“土贡”制,三年一贡。 除了珍珠,砗磲也是海南宝贝之一。清代六品官员佩戴的朝珠和官帽的顶子,就是砗磲珠。《清史稿本纪卷九世宗胤雍正八年》明确规定了官员佩戴顶珠的标准:“一品官珊瑚顶……六品官砗磲 顶……”而古时就珍贵稀有的砗磲,还是佛教所尊崇的七宝。至于玳瑁,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海口地属珠崖郡玳瑁县,其中玳瑁县地,因当地盛产玳瑁而得名。 酒香不怕巷子深,香呢,万水千山外也能萦绕人心。 流转千年的美,别有一种魅力。张志扬撰文回忆道:1998年,当他得到第一对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圈椅时,身边就像有了个“恋人”,而他被征服了。每次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他总是先用毛巾将它们擦擦,然后坐坐,摸摸,围着它们仔细地观察半天,听说人体的汗油能使花梨木家具表面发亮,便常常夜里独自一人在家时,脱光衣服,用背部和臀部的汗油擦蹭椅子。 一位修为甚高的僧人为海南香所吸引,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云彩,却带走满衣的香味。 张志扬介绍,唐朝至清代末期这个时段里,海南黄花梨木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在它身上承载着皇权、礼制,体现着等级制度,它是贡品,是奢侈品,是皇宫的御用品。除皇宫使用外,仅能由少数皇族、大臣们享用。“几百年后的今天,被西方誉为东方璀璨艺术明珠的明式花梨木家具,已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 物的传播 飘洋过海的海南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