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整治中,考虑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方便群众、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质监部门尽量不动用强制执法手段,而是根据每户小作坊的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并分类处置。对具备办证条件而未申领证照的,督促办证;对可以整改办证的,帮助、督促改造,助其持证经营。 三区被取缔的食品黑作坊名单
本文来源新消息报讯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兴庆区掌政镇杨家寨一组的小邓豆腐加工点。在院内加工车间门口,设有一个缓冲间,内设洗手消毒和更衣设施。整个加工车间分为3个房间,共110平方米,第一间为原材料处理间,第二间为煮浆和点浆车间,第三间为晾晒和成品区。记者看到,房间内所有墙壁、地面都用白色瓷砖铺设,门窗密闭,采用排气扇通风,每个房间都挂有防爆灯和防蝇灯,现场盛放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容器都采用不锈钢桶。加工人员穿统一工服,配戴手套和口罩,正在加工豆制品。该作坊业主邓松涛告诉记者,整改前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混乱,豆腐皮、素鸡、豆腐全部混在一起加工,存在很大卫生安全隐患。而现在实行分段生产,每种豆制品都有各自的加工区域,并且规范了加工流程。“以前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现在做卫生豆腐,自己良心上也踏实了。”邓松涛说。 (取缔原因均为无证加工,现场不符合加工条件) 在走访的6家豆制品小作坊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掌政镇杨家寨三组的王建兵豆腐坊。9月11日,王建兵刚刚拿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产证。王建兵介绍,之前他在大新镇三组无证照加工豆腐,加工点被取缔后,他意识到守法经营的重要性,于是花费4万元在掌政镇杨家寨三组租了一套160平方米的平房,按照《豆腐加工小作坊整改标准要求》,对房间墙面、地面进行了装修,并购置了一套不锈钢生产设备和容器。11日,他的小作坊通过了质监部门验收。王建兵说:“别人知道你家豆腐干净,生意自然会好。”据了解,这6家通过验收的豆制品小作坊生产的豆腐,大多销往北环批发市场和早市。 |